摘要: 今天为大家分享对书法有用的金玉良言,大家可以带入自身的情况,如果是初学者的话目前还不推荐看,当务之急的就是临摹。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哦,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今天为大家分享对书法有用的金玉良言,大家可以带入自身的情况,如果是初学者的话目前还不推荐看,当务之急的就是临摹。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哦,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凡学某一家文、摹某一家字,要须洞悉其人行义风概,乃有入处,否则难免类狗之诮。
——《僧孚日录》
学习书法,情况却不同。除临摹古代名迹而外,一般说来,没有其他方法。所谓继承传统,就是要我们吸收古代名迹的长处,在摹习基础上孕育变化,开创新风格。离开古代名迹,便难以下笔。
——《碑与帖》
“集成”二字,谈何容易呢?溺着毛笔去摹写依毛笔所写而刻的南帖,还怕不能相像,何况又要把原一枝绵软的笔,去攀写那猛凿乱斫、尖锐粗硬的北碑,当然更困难了。学书的,死守着一块碑,天天临写,只求类似,而不知变通,结果,不是漆工,便是泥匠,有什么价值呢?
——《近三百年的书学》
“集古字”是学书的好方法。熟习各家,吸收众长,久而久之,融会贯通,成为自己面目,便有自己风格,也便是创新。当米芾前段时间致力临摹某一家或某一种碑帖有一定功夫的时候,如果就此为止,满足于这一点成绩,不再学习另一家或另一体,当然也允许这样做,这样做也不失为一个书法家,但他的成就就没有像后来的卓越,可以断言。
——《书法史上的若干问题》
自从邓石如的篆法一传再传变成一种卑靡的习气以后,学者没有法儿躲避他,一方面觉得回头转去学钱坫、洪亮吉是多么吃力而且可畏的一条路啊,所以学杨沂孙的就慢慢地多了起来,在相当的时间之内。其实,杨沂孙的篆字是不能学的,学到后来,更其靡弱了。字有写得好而可学的,有写得好而不能学的。
——《近三百年的书学》
曾按照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学叙篇》所启示的程序临写北碑,终因胆量欠大,造诣浅鲜,比不上别人。但这一过程也有好处,此后写大字,参用魏碑体势,便觉展得开,站得住。
——《我的学书经历和体会》
我对第十卷王献之书下功夫较多,尽管有伪帖,我爱其展肆,多看多临,有时会有新的境界出来。因想到传世王铎墨迹多是临写古帖,取与石本对照,并不全似,甚至纯属自运,不守原帖规范,这便是此老成功的所在。昌硕先生临《石鼓文》自跋说:“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也是这个道理。世人或讥评吴昌硕写《石鼓》不像《石鼓》,那便是“门外之谈”。
——《我的学书经历和体会》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