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唐文宗李昂敕令集王羲之书,将此经镌刻上石,大和六年(832年)立于陕西西安兴唐寺,然该碑石久佚,只有少量拓本。此版《集王羲之行书金刚经》,以宋拓本王字为基础,参考《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兰亭序》等帖,重新整编。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唐文宗李昂敕令集王羲之书,将此经镌刻上石,大和六年(832年)立于陕西西安兴唐寺,然该碑石久佚,只有少量拓本。此版《集王羲之行书金刚经》,以宋拓本王字为基础,参考《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兰亭序》等帖,重新整编。
::唐文宗(táng wén zōng)==李昂==(809年--840年)原名李涵,唐朝第十五位皇帝(826-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次子,母为贞献皇后萧氏;
::兴唐寺(xīng táng sì)==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城东北30公里之苑川乡东北部的霍山中部,该寺西里即中镇庙,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
《集王羲之书金刚经》全称《新集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前冠杨承和序,后列柳公权等人赞语。赵明诚《金石录》、叶昌炽《语石》等均有著录。
::杨承和(yáng chéng hé)==(出生不详--835年),唐代穆宗、敬宗、文宗朝宦官;2021年西安出土了柳公权、王起共同创作的《杨承和神道碑》;
::王起(wáng qǐ)==(760年--847年)字举之。祖籍太原,后定居扬州。唐朝宰相、学者,同平章事王播之弟。王起为人孝友,嗜学强记,书无不览。四典贡举,所举皆知名士。有“当代仲尼”之称。与刘禹锡、白居易联句,长达数十韵,称“勍敌”;
::勍敌(qíng dí)==旗鼓相当的有力对手;
::赞语(zàn yǔ)==论赞的文词;
::赵明诚(zhào míng chéng)==(1081年--1129年)字德甫(一作德父),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兰家村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官员、学者。左仆射赵挺之第三子,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
::叶昌炽(yè chāng chì)==(1849年--1917年)字兰裳,又字鞠裳、鞠常,自署歇后翁,晚号缘督庐主人。原籍浙江绍兴,后入籍江苏长洲(今苏州市)。晚清金石学家、文献学家、收藏家;
王羲之的行书平和简静,遒丽天成,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酷爱,贞观初年下诏出内府金帛,广为征集王羲之真迹,其后唐代诸帝亦都好王字,于是集字刻石之风盛极一时,著名的有唐咸亨三年所刻的《怀仁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开元九年所刻的《唐兴福寺碑》,而《金刚经》是继此二刻的又一重要集王字石刻。
::咸亨(xián hēng)==(670年3月--674年8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余;咸亨三年为6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