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祝允明小楷书风的研究,发现他书小楷时有着诸多的书写习惯,而这些习惯左右着他小楷风格的变化。其中三个书写习惯值得关注:喜用秃笔作楷、多用有列无行的章法形式、追求奇异字体。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通过对祝允明小楷书风的研究,发现他书小楷时有着诸多的书写习惯,而这些习惯左右着他小楷风格的变化。其中三个书写习惯值得关注:喜用秃笔作楷、多用有列无行的章法形式、追求奇异字体。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1
秃笔作楷
祝允明采用秃笔作楷的书写方式颇为有趣,也颇为罕见。王世贞跋《三吴楷法十册》第四册云:『祝京兆《黄道中字致甫说》,用秃笔作楷,而间带行法,纯质古雅,隐然欲还锺、索风。』 显然,秃笔枯锋,常常用来表现朴拙圆浑一类的书风,富于拙趣。而恰恰这样的书写方式能够让祝氏更好地诠释锺繇古穆醇厚的书风。
凡有书法实践经验者都知道秃笔不易聚锋,毛笔书写的过程中容易散乱,往往转折处与起收笔处不能匀净。祝允明虽亦有被秃笔所拖累之嫌,但是祝氏更多的是将缺点化为优势,极力地表达魏晋人之风韵。显然,他有着很好的掌控能力,能够写出自己理想的作品。
祝允明书锺繇一类风貌,采用魏晋之后延伸而来的隶法平推式的绵柔古厚的笔意来书写,从而点画显得肥厚而富有肉感。祝氏师法锺繇是为古,秃笔作楷致使结体密,而这样的结合正体现他对法书的理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云:“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剸截之意。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如锥划沙是也。”
诚然,祝氏达到了颜鲁公所谓之境。因而,我们在探讨其书风的问题上,对其秃笔作楷的习惯不能不关注和重视。
#2
喜用有列无行的章法形式
祝允明大多数小楷作品是没有乌丝栏界格的,有界格也多为竖线,只有几件作品有严格的横竖界框,基本采用有列无行的章法。祝氏采用如此章法显然是对魏晋人小楷章法的继承,此章法优势在于可以随意赋形,欹正多姿,亦可略带行书笔意,使得整体气息连贯,平淡自然。也正是如此,祝允明的小楷风貌可以更接近魏晋之人。
而乌丝栏的设定会使得作品内字字独立,行竖分明,这样的章法会使得整体疏朗有致,整齐划一,显然,同时代的文徵明更多地采用这样的章法,其多为工整、精绝、细致所考虑。
有无界格的设定,可以明显看到祝氏小楷风格的变化,如有界格的祝书《宋儒六贤传志》《千字文》皆是祝氏小楷中独一无二的面貌。
#3
追求奇异
祝允明有喜爱书写异体字的习惯,异体字散见于他的小楷作品中。异体字的书写是明代中期出现的风气,到了明末此风更为突出。
祝允明自幼博览群书,『自六经子史外,玄诠释典、稗官小说之类,无所不通』,与文徵明、王宠等大批文人究学六书,对古文字学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在他们的作品里都会或多或少见到一些异体字。再者,祝氏性情孤高傲慢,特立独行,不屑于世人读懂他,要与世人拉开一定的距离。祝氏骨子里是崇尚复古的,在文章中也时常流露出古奥之风,而异体字又是汉字的古写,正好契合了祝氏师古的审美追求。因而,此举让他的小楷书风更加意味深远,醇厚古穆。
祝允明小楷书法实践揭示了师古为其书风创造与创新的必要途径,学书者须以神遇,虽师其意而不师其迹。祝氏不单只形模相似,步人后尘,往往心悟其中,神游其里,能够化古为我,开创出独特的自我风貌。
祝允明书风的多变是前无古人的,若论后世相匹敌者也寥寥无几,但无论如何多变,祝氏仍有其风格的主线和脉络,也正是个人风格的显露从而确立其在吴门乃至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虽说祝氏书风的多变往往乘一时之兴,但绝非偶然 。显然,此种『多变』是为必然。祝氏大量的临古与仿书活动,将其小楷风貌不断深化,并非停留于表面,他自我审美的架构与自我性灵之间的契合完全推向了自由自在、融会贯通的幻化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