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所谓的书法章法,就是书法创作成品的通篇布局方法。我们创作一幅书法作品,不管是什么格体,不论作品的格式如何,长短大小,都应该是一个完美的整体!章法既要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布局,还要讲究整幅作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谓的书法章法,就是书法创作成品的通篇布局方法。我们创作一幅书法作品,不管是什么格体,不论作品的格式如何,长短大小,都应该是一个完美的整体!章法既要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布局,还要讲究整幅作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考虑到正文、题款、幅式、用印等诸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那么,如何理解章法的这些要义呢?创作一幅作品,我们要懂得哪些基本常识?今天,梦笔生辉与大家一起来分享章法的这些基本常识,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创作有帮助。
第一、 章法的布白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应遵循:“集画成字,集字成行,集行成幅。”的布白思路。布白就是如何去谋划整幅作品文字与文字之间,字与空白之间的协调比例方法。留白太多就显得空旷无奇,太少则显得拥挤局促。如何做到因势布局,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这些技巧包括:其一、根据纸张大小来确定要写多大的字,能写多少个字,多少行字。或者,根据自己要写的字体大小、字数来裁定纸张的大小比例。如果纸太大,那么就显得字小而留白的地方抢了墨迹的“风头”。一幅好的作品,应该是墨迹和留白的地方相映成趣,疏密得当,互相衬托。其二、如果是创作的作品字数较多,可以采取横幅竖写,分成几个立幅来写,不应每个立幅的四角都写成齐平的样子,比如可以采用实三虚一的布局,即左下角空出几个字,其它三边角可满写,使之虚实相生。那么,左下角要空出多少个字才合适呢,这个没有定式。不过,大多数情况下,篆书、楷书和隶书等字体,最后一行不宜只写一个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字不成行。”
其三、正文首字要大而醒目,这是“篇引”,起到引领全篇幅的作用。如果是楷书、篆书和隶书,第一个字要写出气势,但也不宜太大太粗,而要与全篇幅均匀。如果是行书、草书类作品,正文的第一个字,要写得粗壮凝重一些,最后一个字也相应厚重醒目一些,这样才能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其四、上下左右的留白,要宽度相当,一来显得美观,二来也便于装裱。正文要横成行,竖成列,草书可以横不成行,但竖要成列。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要透气。所以,我们在书写作品之前,要先将纸的四边折出痕迹,在折出的痕迹内书写内容。尽可能做到“上有天,下有地,左右留边际“。
第二、章法的幅式
我在之前的篇幅对章法有过专门的讲述,为了给大家弄明白章法的幅式,我再讲一下常见的章法幅式。1、中堂。主要以2×4尺宣纸为基本样式,标准中堂是四尺全纸竖式,小中堂是四尺横三开竖式。当然,还有六尺以上的大中堂。2、条幅。条幅:长宽比4×2或3×6尺的都有,当然还有更长的。3、对联。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幅式,在国内,春节有春联,结婚有婚联,祝寿有寿联,祭奠逝者有挽联。它一般分上下两联,上联居右,称首联、出联,下联居左,称对联。上下联文字要字数相等,而且词性相对,词意相对,平仄对仗。4、册页。就是一册书分有若干页面来书写。其章法总规律与条幅、中堂大体相同。5、横披。以条幅比例横式书写的幅式,叫横披或横幅。字数少的又称之为榜书。在门面和一些楼馆场所,招牌上大多是用榜书所写。6、扇面,分团扇和折扇两种形式。团扇书写一般是圆中取方。扇面书写则比较复杂,要根据扇面的视角角度书写,呈辐射状书写。7、长卷。也就是横幅的延长款,如《兰亭序》,就是小长卷。8、信扎。又称尺牍、书信、函件、手教等,是人们信件来往常用的一种幅式。
第三、章法的钤印
钤印是书法创作过程中,章法里面的最后一道环节。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不但具有装饰和衬托的作用,白纸、墨迹与印章,各有特色,互相衬托,相得益彰,而且对作品的章法分布起到稳定重心、弥补空白、均衡篇幅的作用。钤印恰到好处,有如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钤印有朱文和白文之分,朱文又称阳文,是指刻在石面上的字是凸出来的,盖印的时候,字体是红色的。白文印是指在石面上凹刻下去,盖印的时候,字体是白色的。根据钤印位置,印章大致分为名章和闲章两大类。
名章分为姓名印和款尾印两种。姓名印是姓氏印与名称印的总称,常见的姓名印为正方形,也有圆形的。一般名章铃在款文之下。大多数作品钤两个章,一阴一阳。在铃盖时两印不得靠得太近,一般应隔一印的空位。印与款字也应有一定的距离,上下成垂直线。
引首印,又称随形印。它一般铃在首行第一个字右侧的空白处。形式有长方形、椭圆形、葫芦形、自然形等。引首印一般不得大于名章,以免头重脚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