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公众号: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下载书法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学习

中秋国庆了,近现代的书法名家,你更喜欢谁?

0 2023-09-14 12:03:49

摘要:  19世纪至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这一时期的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情境的产物,同样经历了承继传统、开启现代的重要转型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中国书法史上

19世纪至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这一时期的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情境的产物,同样经历了承继传统、开启现代的重要转型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大时代。在学术视野中,以下书法家代表了中国近现代书法所取得的成就,也代表了中国近现代书法的不同风格。
康有为(1858—1927),广东省南海县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也是书法大家,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曾评价:“纵观20世纪中国书坛,真正凭深厚书法功力胜出,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虽属一家之言,但足见康有为在中国书法史的地位。

23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书法早年致力于魏碑,中年后精研草书,沉雄其本,飘逸其形,逐渐形成气势磅礴、自由烂漫的独特书风。他的对联作品,更把这种书风演绎到了极致。

沈尹默(1883-1971),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原名君默,祖籍浙江湖州人,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

陆维钊(1899一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多署劭翁。浙江平湖人。当代一位传统中国文化修养相当全面的书法家。1979年始,受命招收国内第一批书法篆刻研究生,所以他又是一位书法教育家。陆维钊开始也师魏碑,但他决不抑帖,走的是碑帖并重的道路。他以“碑可强其骨,帖能养其气“,可谓善学者也。;他以篆隶为基础,融入草意,刨造出一种非篆非隶、亦篆亦隶的新体,用笔方圆兼备,结体方中偏扁,人林“扁篆”,即古人所渭“非老手莫能到”的“蜾扁体”。

高二适(1903-1977),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小甸址人(解放前属江苏东台)。学者、诗人、书法家,其善书法,尤擅草书。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著名学者、佛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影响遍及海内外,尤以宗教家为甚。他的字以行楷书最擅长,脱胎于李北海、苏东坡,字的体势向右上方倾斜,结构严谨,笔力劲健而又有种雍容宽博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气象。其他以书法知名的学者还有罗振玉、章炳麟、梁启超、王国维、董作宾、沈从文、台静农、商承祚等人。

张大千(1899一1983),名爰,字季爰,又字大千,号南场丈人,70步后署爰翁、爰皤。四川内江人。当代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师。一生多富传奇色彩。早岁即有艺名。享高寿。富可敌国。书法以魏碑为宗,也习唐宋,从【瘗鹤铭】【石门铭】【云峰刻石】、〈郑文公碑〉等得趣最多。以行草书胜,长撇长捺,纵横有象,笺致老到,结字舒展,雄强中寸露秀逸之气。他的用笔和结体均异于常人,个性独特,人称“大千体”。张大千早年从曾熙、李瑞清学艺,可谓法门高深,学有巨源。

李叔同(1880一1942),名文涛,字叔同,别名很多。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李叔同的字自然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即出家前与出家后。李叔同受时代风气影响,早岁自然学习魏碑,对【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爨宝子】等碑曾反复临习。不过李叔同写碑较一般人为润泽,似乎主要在取其奇妙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面目。李叔同出家后,“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他以书法弘扬经律,广结佛缘,但早期那种凌厉的才子气与魏碑那种刚劲雄伟的风格不见了,代之以起的是安祥肃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副面孔。李叔同晚年的书法形式上以抄写佛经的册页、对联为主。字体偏于狭长,用笔较轻、较慢,章法空间十分疏朗。呈现一派肃穆、高古的佛家气象。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生于浙江杭州,民国时期著名政


谢无量(1884-1964),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後易名沉,号无量,别署啬庵。幼承庭训,习古文辞、诗赋。民国初期历任孙中山大本营秘书、参议,黄博军校教官等职,之後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後,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其碑帖兼融、甭散稚拙,雄浑俊逸。著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诗经研究》、《佛学大纲》、《楚辞新论》、《谢无量书法》等。

吴昌硕(1884-1927)浙江安吉人,名俊、俊卿,原字仓石,中年後更字昌硕,七十岁後以字行,别号老缶。“后海派”代表,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其石鼓文融合篆刻用笔,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其行书融进了清代大家王铎的风格。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区张堰镇人,本姓何,名法治,名馥,字远香,号旭如,能篆刻,精书法,亦擅长画兰,能诗文。沙孟海先生誉其为:“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书法之余,偶作兰草,风姿绰约,清冲淡远。盖以精于书道,故能叶叶出草法,办办入楷意。观其书画,是知非才情学养俱佳者不 可入其堂奥。惜罹难,流年不永,垂世之作较少。
部分文章转载于互联网,若侵权到您的权利,请联系 1170734538@qq.com 删除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