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公众号: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下载书法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学习

舒同——书法作品赏析!

0 2023-09-28 10:02:54

摘要:  书法家是中国书法协会的首任主席——舒同先生。

这位传奇人物的个人经历和书法作品都非常精彩!

  舒同1905年12月14日(农历11月25日)出生在江西省东乡县孝冈镇(县城),1998年5月27日在北京病逝。

  5岁学书,14岁即有乡誉。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1920年6月在家乡与进步同学成立“金兰同学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1921年8月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抚州),与李井泉等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积极研读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5年发表《中华民国之真面目》,揭露了北洋军阀政府所谓“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的虚伪性,表现出为国为民追求真理、伸张正义的革命精神。

  众所众知,第一任中书协主席由舒同担任,而舒同的书法自成一体,以圆笔为主,几乎看不到方笔,虽然这样,但是很是流畅自然,每一个字,每一笔,每一划,都非常圆润,给人一种饱满多姿的感觉。

  今天来欣赏下舒同先生的书法作品!

 

  释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上款:长林同志 下款:舒同

  显然,这幅对联是赠送给友人的。内容为大家所熟知,是一条非常励志的一句格言,表达了舒同先生对友人的勉励和期望!

  舒同先生的书体,显著的特点是笔画圆润,寓圆于方,四面玲珑,亲切可人。

  先生早年效法颜体楷书,后又借鉴清代何绍基的笔法,将颜何二体加以综合,从而形成了个人的独特书风。

 

  释文:道由白云尽,春雨清溪长。

  舒同

  舒同先生的书法,多见于行书和行草,即使楷书,也有浓浓的行书笔意,点画圆转,牵丝映带,浑然天成!他的书法,根植于传统,却有走出传统。即先入帖,后出帖,虽脱离于传统,又无处不见传统书法的影子。有明显的颜体与何绍基书法的拙味。

  书法意境高远,与对联的意境相映成趣,熠熠生辉!

 

  释文:群鸿戏海,众鹤游天

  舒同

  舒同书法,转折处,或圆或方,圆转纵情大胆,大开大合。牵丝引带虚线较长,可谓纵横捭阖。

  先生的落款签名,笔画极为简洁。“舒”字一笔写成,如同葫芦藤。“同”字外静内动,对比分明。所以,先生的签名,有很强的艺术性。

 

  释文: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上款:张爱萍、李又兰同志 下款:舒同

  先生的书法,动感很强,哪怕是笔画断开,形断意连同样明显。点画圆润,有如蝌蚪,憨厚可爱。

  虽是书法作品,充满画意和禅意。运笔随心随意,极为自然。

 

  释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上款:老干部书法展览 下款:舒同

  王之涣脍炙人口的名句,成为激励有志人士前进的动力。此联为舒同先生为老干部书法展的题词,体现了他对老干部给予的厚望。

  此幅作品,在用笔上,或圆润婉转,如“欲”字,或纤细劲力,如“楼”字。

 

  释文:大海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上联:柴红林同志 下联:乙丑年春 舒同

  此联为勉励友人的赠联。上联的“大海”与下联的“天高”对仗不工整,不知是先生有意为之,还是笔误?常见的情形是,“大海”应为“海阔”;而“大海”对应的,应是“高天”。

 

  释文:长风破万里,干劲冲九霄

  舒同

  很励志的一副对联。先生的书法,转折之处,以圆笔为主,这是书体的基本特征。有时一个字里面有几个圆转。如果方折与圆转并用,是不是更好一点呢?

 

  释文: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上款:申海涵同志 下款:甲子仲夏 舒同

  舒同先生,作为中书协的首任掌门人,对书法事业极为关心,对同志的进步给予关怀。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先生的一片赤诚之心。

 

  释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九六二年五月 舒同

  刚柔相济的风格跃然纸上,不难看出先生的斗争艺术和处事态度。笔法及行笔节奏,体现先生饱含阶级感情,对敌人的仇恨,对人民的热爱。

 

  释文:樱花红柏上,柳叶绿池边

  上款:王平、范景新同志 下款:一九八三年二月

  舒同先生的书法,在某些笔画上,有自己的独特创意,如“工”字的竖画,变为三折;而走之底,则把折笔变为直笔,有明显的属于个人的书法标签!

 

  释文:厚今宜薄古,推陈必出新

  舒同

  作为书协的领导人,舒同先生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能正确处理古与今的关系,提倡厚今薄古,这与厚古薄今是相对立的。下联的意思表明,学古是为了创新,而不能泥古不化。

 

  释文: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

  舒同

  这又是个脍炙人口的名句。

  写书法,必须和文学常识结合在一起。根据先生的落款,是把尾字“老”作为下联,与对联的要求不符。

 

  释文:疾风知劲草,严寒识盘松

  一九八七年夏 舒同

部分文章转载于互联网,若侵权到您的权利,请联系 1170734538@qq.com 删除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