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飞白 fēi bái 1. 亦作“ 飞白书 ”。一种特殊的书法。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的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见后,归作“飞白书”。这种书
1. 亦作“ 飞白书 ”。一种特殊的书法。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的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见后,归作“飞白书”。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
汉魏宫阙题字,曾广泛采用。 唐张怀瓘《书断》上:“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 所作也。 王隐 、王愔并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径丈,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 唐李绰《尚书故实》:“飞白书始於 蔡邕 ,在 鸿门 见匠人施垩箒,遂创意焉。”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萧’字存焉。”清赵翼《王述庵道经毘陵停舟话旧》诗:“焚黄诏特荣先垄,飞白书应起赐楼。”
飞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素为文人墨客所推崇。“书圣”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俱精于飞白。唐太宗酷爱王右军飞白,自此唐代帝王将相多擅飞白。
2. 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 好写起人形,欲图 殷荆州 。 殷 曰:‘我形恶,不烦耳。’ 顾 曰:‘明府正为眼尔,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仁宗 万机之暇,无所翫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凡飞白以点画象形物,而点最难工。” 清 钱谦益 《戏题万户部小像》诗:“ 荆州 恰好添飞白, 子夏 何妨戴小冠。”
3. 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白,指“白字”,“飞白”就是故意写白字。是明知其错而有意仿效的一种修辞方法。
附录
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可利用"飞白"使书写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当然书法的功力在"飞白"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
"飞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也叫飞白书。如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记载:"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为之飞。"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可利用"飞白"使书写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当然书法的功力在"飞白"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
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虚实相济的典型表现。
在修辞学上,明知其错而故意仿效的修辞方式,叫做飞白。所谓“白”就是白字的“白”,即别字。故意运用白字,便是飞白。
一、飞白之美
书法中运用飞白,体现出一种艺术美。
首先,运用飞白会产生笔画美。倘若飞白运用得好,有的笔画似流星划过苍穹,有的如快艇急驰水面,有的如悬崖瀑布飞纵,有的像织布细线伸展,有的若女子秀发随风飘动……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细观古代书家所运用的飞白,在其强烈的书法风格中都蕴含着怡人的笔画美:王羲之的飞白楚楚动人,王献之的飞白顾盼生姿,颜真卿的飞白酣畅纯厚,欧阳询的飞白严谨险劲,赵孟頫的飞白清丽秀逸,米芾的飞白痛快淋漓,怀素的飞白潇洒自如……
其次,运用飞白可使单字增辉不少。单字中的飞白和其他笔画虚实相生,具有图画美,间或具有装饰美。有时,单字中的其他笔画写得平淡无奇,若恰当运用飞白,可使该字顿时抢眼;有时,飞白还可掩盖或挽救一字中不明显的败笔,收到转移着眼点的效果;有时,在单字的某竖画中恰当运用飞白,以求得相对稳定,达到欹不失正、正中寓欹的平衡效果。
此外,上述飞白之美体现在一幅书法作品中,无不有利于产生整体美。整幅作品中的飞白,有的如山涧一泓清泉,清新自然;有的似花朵零星点缀少女衣裙,款款生情;还有的像孩童在母亲怀里玩耍,富有情趣,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飞白的轻重徐疾中,可以反映出书写的节奏,这也是增强作品整体美的表现之一。
二、飞白之用
一般情况下,行书和草书中运用飞白较常见,楷、隶、篆书中用得较少。这种现象大概是由各种字体的笔画特点、作品的章法、书写的速度等因素所致。
单就笔画而言,飞白较多地用于竖、提、横画中,少用于其他笔画,这主要是由笔画形态、运笔过程和书写风格等决定的。至于飞白用在一字中的主笔还是次笔,要特别注意是否得当。有时在主笔中运用飞白,失当便失却重心,得当则有利于尽情施展笔画美;有时在次笔中运用飞白,失当会产生缺失,有失饱满,得当则起到点缀或装饰之美。
飞白一般用于笔画的中部或尾部,要求运笔自如,过渡自然。其中,飞白的尾部,有回锋,有的露锋,一般视书写风格、速度、运笔等情况变化使用。
另外,在一定中上笔与下笔相连处,或是上字的末笔与下字的首笔相连处,恰当运用飞白可增强一定的美感。但飞白牵丝要宽窄、长短得当,承接转合要自然而不失力度,并且要求飞白牵丝不宜过多。三、飞白之忌 运用飞白作书,要求恰到好处,因此在书写过程中有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忌飞白出现单字起笔处或笔画的前端,或过多出现在一幅作品的首字。否则,整个字或整幅作品便失去气势,使得"立"起来的力量锐减,即不能"造势"。其原因是单字起笔处出现飞白有显散漫,也不合笔法规范;首字过多出现飞白则显轻浮,也不合章法。二者都违背了书法创作的一般规律。
二忌一字多飞白,即一般在字的一笔中出现飞白,少有两笔同时出现。倘若一字中过多出现飞白则导致笔画不实,有飘浮之嫌,其原因可能是在运笔过程中没有掌握好轻重徐疾,心(眼)到而手未到,没能控制好节奏。当然,有些书写者故意追求多用飞白之美,这或许值得研究。
三忌整篇多飞白。整幅作品中过多运用飞白,易导致松散不实,气断而乏力。飞白在整幅作品中只能起点缀作用,以少胜多,以巧胜多,以精胜多,方可增强整体美。这就要求书写者在创作前充分做好整体考虑。而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有所变化也是很正常的,那就看书写者的驾驭能力如何了。
四忌飞白过长。有人会问,古今书法名家中不是有将飞白拉得很长的例看待,那是风格的展现,是书艺已达到一定境界而情感自然流露的具体表现。一般书写者不要刻意去追求用过长的飞白凸现自我,要打好书法基本功,循序渐进,达到自然表现的最佳境界,方能将飞白运用得长短适宜、挥洒自如。
五忌飞白软弱乏力和不自然。仔细研究书写高手的飞白,均刚柔相济,多用中接,水到渠成,浑然一体,神采奇妙。这是习字者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出处】 【参考】宋 米芾《行书虹县诗卷》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