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蒙詔帖》,又名《翰林帖》,高26.8厘米,長57.4厘米,大字行書,計7行,27字,書於長慶元年(公元821年),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吖2此帖氣勢磅礴,痛快酣暢,渾莽淋漓,意象恢宏,極具虎嘯龍吟、吞吐大荒的
《蒙詔帖》,又名《翰林帖》,高26.8厘米,長57.4厘米,大字行書,計7行,27字,書於長慶元年(公元821年),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吖2
此帖氣勢磅礴,痛快酣暢,渾莽淋漓,意象恢宏,極具虎嘯龍吟、吞吐大荒的氣派,其結體不像柳體楷書那樣取縱勢,而是因形而變,依勢而化,或長或短,或大或小;也不像柳體楷書那樣取正勢,而是欹側多姿,險絕有致,不拘常規,放浪形骸,極少唐朝森嚴法度的束縛。其用筆也不像柳體楷書那樣鐵骨錚錚,耿介特立,而是有剛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圓,或露或藏,粗不臃腫,細不纖軟,線條以中鋒為主,飽滿圓厚,筆墨控制恰如其分。4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京兆華原(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著名書法傢、詩人。
柳公權是楷書書體的總結者和創新傢,他在研究和繼承鐘繇、王羲之等人楷書風格的基礎上,遍閱近代書法,學習顏真卿,溶匯自己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楷書 ,為後世百代楷模,成為“唐書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他的字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顏體,則稍均勻瘦硬,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創作背景
此帖傳為柳公權寫的一通信札,告訴對方自己年老體衰,能力有限,雖然有個閑官職位,可也不能為別人辦什麼大事,請諒解自己的難處。
《蒙詔帖》原文
公權蒙詔,出守翰林,職在閑冷,親情囑托,誰肯響應,深察感幸。公權呈。
高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