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十功名·万千词赋清代王士祯《分甘余话》中记载:“本朝状元必选书法之优者”。重书的氛围之下,诞生了一大批状元书家,能考取功名者不仅是顶尖学人,并且个个
三十功名·万千词赋
清代王士祯《分甘余话》中记载:“本朝状元必选书法之优者”。重书的氛围之下,诞生了一大批状元书家,能考取功名者不仅是顶尖学人,并且个个都有着极好的书法修养。帝王的喜好使此时帖学书家渐有“宫廷化”的倾向,这类书家大多为朝廷官员,他们的楷书主要师法唐碑中的欧法和颜法,行书则各具风格。本专场既有康熙、乾隆、嘉庆、光绪之御笔书法,亦不乏当朝高官显宦之作,有“淡墨探花”王文治,有“两代帝师”翁同龢,亦有“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其中有相当多的作品纸笺珍贵,更添一分珍罕。
Lot2993 嘉庆帝(1760-1820)楷书七言诗 横披 水墨绢本 丁卯(1807年)作44.5×115 cm. 约4.6平尺
Lot2994光绪帝(1871-1908) 楷书五言诗 立轴 水墨绢本 庚寅(1890年)作 65.5×40 cm. 约2.4平尺
Lot2998王 杰(1725-1805) 行书七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64×30 cm.约4.4平尺(每幅) 乾隆二十六年(1761)状元
名家四屏·焕彩华章
本专场有幸集合了20余件四、六、八屏书法杰作,其中不乏宏幅巨制。一件董诰作于77岁晚年的《行书论画四屏》尤为难得,为节录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李日华跋王绂山水长卷之论。董诰书法宗“二王”、董其昌,雅秀绝尘,娟秀自然。值得一提的是,本四屏用纸考究,为宫廷所用的描金花卉蜡笺。另有一套何绍基《隶书汉尚方镜铭四屏》,何氏书法以唐代颜真卿为根基,上溯周、秦、两汉古篆籀,下至六朝南北碑版,生动圆熟,意趣高古。晚年则篆、隶、真行融为一体。此四屏上有何绍基印及题识“右辟等字皆反写,理不可解古人好奇,品此”,是极为用心用情的珍品。
Lot3053董 诰(1740-1818) 行书论画四屏 立轴 水墨描金蜡笺 90×44 cm. 约3.6平尺(每幅)
Lot3054祁寯藻(1793-1866) 行书节录孙承泽书论 立轴 水墨蜡笺 203×48.5 cm. 约8.9平尺(每幅)
Lot3055何绍基(1799-1873) 隶书汉尚方镜铭四屏 立轴 水墨纸本 136×33.5 cm. 约4.1平尺(每幅)
翰墨流光·金石永寿
随着金石考据学、访碑的兴盛,清代书坛的主流也在乾嘉年间逐渐由“帖派”走向“碑派”,让沉寂数百年的篆隶书体再次复兴,成就中国书法史上创新突破的盛景。碑派书家阵容日益强大,也是“经纶”专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批集传统经学、金石、书画、辞章、考据、收藏研究于一身的学者型书法家力作不容错过,如“西泠八家”中的篆刻家兼书家陈鸿寿;学秦汉北碑有所成,开清代篆隶之新风的张廷济、吴熙载、杨沂孙;以及兼擅数体的名家并将碑帖之学进行融会贯通的康有为。各家风采,值得细细品赏,更是殊为难得的收藏佳品。
Lot3073朱彝尊(1629-1709) 隶书五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00.5×24 cm. 约2.2平尺(每幅)
Lot3074袁 枚(1716-1797) 行书七言联 立轴 水墨洒金笺 126×28 cm. 约3.2平尺(每幅)
Lot3091陈鸿寿(1768-1822) 行书梨花诗 立轴 水墨纸本 95×26.5 cm. 约2.3平尺
随
该书法专场将于5月18日-5月21日预展,5月24日上午十点开拍。展拍地点:嘉德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