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封魔奴墓志》全称《魏故使持节平东将军冀州刺史渤海定公封使君墓志序》。楷书,有素面覆斗形志盖。志石长59厘米,宽59厘米,厚8厘米;志盖长58.5厘米,宽59厘米,厚8厘米。志文共26行
《封魔奴墓志》全称《魏故使持节平东将军冀州刺史渤海定公封使君墓志序》。楷书,有素面覆斗形志盖。志石长59厘米,宽59厘米,厚8厘米;志盖长58.5厘米,宽59厘米,厚8厘米。志文共26行,满行26字,全文共计629字。
一、《封魔奴墓志》基本情况
及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墓志是生者为了悼念逝去的宗族成员,将死者的姓氏、籍贯、生平事迹、卒葬年月、卒葬地等镌刻于砖、石、陶等载体而与棺椁一起埋葬于墓穴之中。早期的墓志,名称与形式都不固定,直至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墓志的名称、形制趋向规范化,绝大多数采用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石质材料。初期一般只有志身,不设志盖。后期为保护墓志刻文,人们在志石上再覆一石,称之为“盖”,一般为覆斗形,具有象征天穹四方的意义。
《封魔奴墓志》出土于1948年5月,是河北景县原前村乡村民从十八乱冢墓群中挖掘的,随其一同被发掘的还有东魏兴和三年(541)《封延之墓志》、北齐河清四年(565)《封子绘墓志》、隋开皇三年(583)《封子绘妻王楚英墓志》、隋开皇九年(589)《封氏崔夫人(长晖)墓志》,共计五合墓志。后集中保存在景县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藏北京历史博物馆(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