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公众号: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下载书法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书法 > 当代名家

刘恒丨有关书法史研究的相关问题

作者:刘恒 0 2021-04-21 14:02:18

摘要:  “书法”是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艺术,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著名书法理论的作者,基本上都是书法家,比如孙过庭、米芾等,书法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

   “书法”是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艺术,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著名书法理论的作者,基本上都是书法家,比如孙过庭、米芾等,书法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总结并陈述,更能切中书法艺术本身的特征,所以流传至今,非常有价值。搞书法艺术的人,都应该做到兼顾。

米芾《蜀素帖》

一、 书法艺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无论是搞创作,还是搞书法史与书法理论的研究,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形式,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的特征,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有它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就是它跟文化的紧密相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孙过庭《书谱》(局部)

(一)书法艺术强调“传承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传承性”,所以中国的历史记载是最完整的,每个新建立的朝代有一项大事就是给前朝修历史,像二十四史,基本上把几千年的历史都都记载下来了。书法艺术同样,从汉字从实用性的书写发展成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形式,其核心问题是文字的发展传承,这就涉及到古今问题,正因为中国人讲传统的传承,所以一直把古的东西作为一种追求的理想境界。研究书法史也是从这一点出发,在传统的书学论著里涉及到发展过程,总结前代的经验占了很大比重。中国传统文化从经学、史学到小学(文字学)传承下来,才使得后人对前代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有据可依,从事书法艺术的人要立足这个观点,文章表述才能为人所理解,做出来的研究才能更贴近事实。

(二)书法艺术讲规范性

     中国的各门艺术都讲“规范性”,文学方面从最初的代表《诗经》就讲音韵,六朝到唐代出现了格律诗,这些丰富的内容,其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格律;戏曲艺术亦如此,生旦净末丑等都具有极强的规范性;书法艺术的规范性就是书法本身所包含的技巧要求,篆隶楷行草书体都要按照各自的笔法来书写,所以我们强调临古帖,熟练掌握规范并自由运用后才能去创新、突破。

(三)书法艺术讲自然性

     在规范的基础上,每个作者有独特的追求和发挥,艺术活动尽管都是从规范做起,但最高的境界是自然,是不露痕迹,是把所学转化成个人的本领和能力,临帖的目的不是制造复制品,苏东坡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并不是“臆造”,他刻苦临写过古人后而发挥个性的,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都是中国艺术的最高理想境界。

苏轼《黄州寒食帖》

(四)书法艺术着重于人文性

     书法艺术相较于其他艺术门类,最重要的特点是有人文的内容在支撑,现在很多理论家给书法艺术下定义,所下定义都离不开视觉艺术,我倒认为书法艺术应该是诉诸于视觉的人文艺术,书法艺术的人文性体现在文字本身是人文的结果,书写的标准是前人一步一步通过实践去淘汰、概括,最后积淀下来的,要想事半功倍,应从前人已经有的成果里去吸取营养。

另外,欣赏一件书法作品,要通过表面的书写的效果,进入到书写的内容,内容精彩的更吸引人,有人说强调书法的文字内容,就降低了书法的艺术性,成为了文字的附庸,其实不然,书法艺术也讲求综合性。

二、书法史研究的相关问题

     首先是书学的研究范畴,分为书法史、书法理论(包括书法美学和书法技法研究)、书法教育。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书法史所占的比重最大,大概可达到百分之六、七十,由于中国的传统,所以学术史是以历史学为根基的,在如何研究书法的过程中,进入书法史相对有途径可循,在研究方法的传授上比较成熟。从现在教学以及其他研讨会等方面来看,书法史相对成熟,书法教育以及书法美学方面,大多是研究书法史的学者们的附带成果,到目前为止,近三、四十年的书法研究成果,研究的范围、内容及角度,都比民国以前的书学理论扩大了,丰富了很多,几乎历朝历代各种书体及名家都有人研究,因此对于后来的搞研究的人来说,需要发现新的视角,新的研究依据,但是要把握一点,进行每个时代的书法研究要考察相应的时代文化风尚,与当朝文化背景相结合,比如汉代流行隶书的原因,宋代尚意书风和当时的社会关系,晚明变革的书风和社会经济的关系,等等。

     书学研究和创作一样,需要具有全面的知识储备,要具备深厚的史学知识、文字学知识、文学知识、考古学知识、宗教知识、文化史常识等,要扩大知识面,包括史料的来源,如果仅仅盯在那几本经典书论上,那么会很难研究出新东西了。随着各个高校的硕士、博士的增多,方方面面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我们要储备大量知识去发现新突破。

三、要关注当代的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不单是研究古代,研究书法史,我们要关注当代的学术研究,在我们书法界有个不好的习惯,无论是搞研究还是搞创作的人,都不大关注当代的研究成果。《中国书法》《中国书法·书学》旨在推出当代的研究成果,中国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书法专业,分设在美术学院、文学院、古籍所等,其实全国书学讨论会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各大高校,成果丰硕,所以尤其是搞研究的人,不能局限于关注自己的研究问题,应该对整个书坛研究现状有所把握,先行研究,所谓的定论,其实有一些都是值得怀疑的。 

     近几年,学术界有一些问题,比如所谓的怀素《自叙帖》,故宫博物院所藏《自叙帖》是原迹还是摹本,学术界一直有争论,很多从事书法专业的人都不予关注,更不会怀疑真假,认为都是真迹,台湾的学者傅申先生,开始时坚定地认为现在所存的《自叙帖》是真迹,后来他在日本发现了一个影印本,对比发现两个版本一模一样,日本所见《自叙帖》是清朝退位前珂罗版印本,残本,因此推测所见日本影印本《自叙帖》系另有底本,非故宫藏本,也可推测《自叙帖》可能不只有两本,可能还有第三件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可能都不是原迹,其实最早启功、徐邦达、朱家溍等学者就提出了故宫藏本是摹本,启功先生是故宫鉴定委员会委员,他曾经对着太阳光看到了描摹的痕迹,填墨的痕迹清清楚楚,现在的学者应该关注一下这些学者的研究叙述再做结论。甚至你们回过头来观察故宫藏本《自叙帖》,其中有一句“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世”字是草书写法,最后一笔“横”忘了填墨了,是一个圈,很多搞研究的人对诸如此类的现象视而不见,就这一笔其实就可以证明它是摹本,切忌人云亦云。

怀素《自叙帖》(局部)

     《古诗四帖》经前人研究,内容曾经被反复修改过,不是原貌了,宋代皇帝宣称他们的祖先是赵玄朗,所以要避讳“玄朗”二字,庾信《道士步虚词》中“北阙临玄水,南宫生绛云。”这是很对仗的两个句子,北边的楼外是黑色的水,南边宫殿升起红色的云彩,按照中国的五行说,北方属水是黑色,南方属火是红色,这是一个固定的说法,但是《古诗四帖》中则写到“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明显是为了避宋代的讳而改的,董其昌只是提说了大概是张旭这一路人所为,所以有就做实这是张旭的作品,其实《古诗四帖》和张旭无关。上述这些现象都归结为当代人不太关注学术研究,所以我们要开阔眼界,杂志上以及书学讨论会上的文章怎么介绍经典研究和名家,读的量大了,自然就会产生灵感,有了新发现,甚至产生怀疑并加以纠正。

传为张旭书《古诗四帖》

(本文为“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首届书法理论与创作研修班”授课内容,《中国书法报》编辑薛娟整理,已经刘恒先生审阅。选自《中国书法报》2019年第6期 总第206期 专栏版)

部分文章转载于互联网,若侵权到您的权利,请联系 1170734538@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