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书法的教学,从微观来看,就是笔墨技法的传递,而从宏观来看,书法不仅仅是墨迹,更是一个中国文化浓缩凝聚的全息系统,书法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传授技法,而是以技法作为开端,传承中国文化的身心认知和文化智慧。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书法的教学,从微观来看,就是笔墨技法的传递,而从宏观来看,书法不仅仅是墨迹,更是一个中国文化浓缩凝聚的全息系统,书法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传授技法,而是以技法作为开端,传承中国文化的身心认知和文化智慧。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好的书法课,是一个艺术课,文化课。书法并非是对墨迹的描摹,而是通过墨迹反推艺术创作的过程,进入艺术家的身心感知中,体会其中的动态的奥妙之处。这里涉及到艺术认知,道的规律认证,还有价值观世界观等伦理层面的建设。
中国文化注重传承,所传承的是一个综合的系统,不同的技艺只是这个系统的不同入口和出口罢了。简而言之,中国文化就是“道德”系统,道是天地人的规律,德是在自然与人的社会中的最适应道的法则。学习艺术也是一种身心修炼。传承施教,除了传道,更关键的是培德。
书法之教,具体体现在“象与形”、“力与气”,“常与变”的体认上。
象与形
“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也是一个立体的概念。是指所有感知感受到的事物。与之相比,“相”则仅仅表示单一的感知,象是一种通感感知。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一个象文化,中国古人认为,语言文字难以表达深邃的意思,只有在感知层面建立一个象,通过感知与之交汇,才能明白那个意思是什么。
故而,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象。内行可以感通到这个象,而外行往往只能感受到“相”。比如书法外行,仅仅把书法等同于楷书印刷体的识别和规范书写。遇到行草书,就埋怨,为什么书法家不能好好写能认识的字呢?因为他没有进行学习,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去观察书法之形。
所有书体的贯通感知,才是书法之象,仅仅这个还不够,还要通过这个象去感知内在,进而和其他艺术相连通,和自然之物相连通,这才是内行谈论艺术。由此我们就可知,为什么古琴品评的故事却在说“高山流水”的事情。
再如同听一个西方歌剧。外行就常常会说:“那个人叽哇乱叫半天,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他只能感知到和自己系统一致的相,却无法深入对方的系统中,感知更宏观完整全息的象。
故而,艺术学习,首先要体象观形,外行若仅仅从相入手感知到的形是低级的,这种学习往往自以为是。所以,学习本身首先的态度是谦虚,其实是否定一下自己的固有认知。你只有谦虚了,才能不被自己的相所执着,才能由感知入,真正的了解形,才能看懂贴,读懂贴,临帖才能真正摄入营养。
故而,书法所教的,绝不仅仅是方法,而是方法背后的感知和思维,好的书法课要讲“理”,要训练“感知”。同时,也要用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学艺的关键也是观察自己,纠正自己。
力与气
书法不仅仅是一个平面的墨迹残留,更关键的是墨迹体现了过程中的呼吸和力度变化。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关注点。不同的碑帖其实是不同的力度和呼吸的空间停留。书法的教学,感知训练中体会力和气非常重要。过去的一些死板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把这个形容成“境界”,以为是要临帖练习多久之后自然就能到达的。
其实不然,只有去练习这个感知,才能获得。绝不可能通过死板而获得灵活能力。书法教学中,最关键的首先是眼睛,也就是审美,书法是侧重视觉的艺术,故而从视觉感知力和气应该首先训练。而审美绝对不是记住一些前人的评语,而是要自己获得感知。
教师应该多角度的打开感知,从身体感知入手体会那个视觉呈现,从呼吸入手体会那个书写节奏。笔者在常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就是用武术和箫乐的结合去辅助学生们体认那个在感知中的奥妙。并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集中注意力,在规范自律中去印证规律的习惯。
常与变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要让学生体会到,艺术是一种多变的,而非固定死板的动作循环。如同带兵打仗一样,平时的训练并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实战的时候能够随机应变。故而,书法教学也要做到有应变能力。故而要正确对待“常与变”
项穆《书法雅言》有《常变》篇,阐述的就是“常”与“变”的道理。“常”是规矩、法则,“变”是通变、创新。在《常变》开篇,项穆就连用三个妙喻来阐述“常”与“变”。
第一个比喻是“用兵”,是表示战场上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状态,如同书法创作。第二个比喻是“天气造化生机”,云卷云舒,风雨雷电,也是一种突变;第三个比喻是“宴饮”,即人在聚会中,开心之时,必然是解脱规矩的自如状态
在三个比喻之后,项穆才正式谈到书法之“常”与“变”:“是故宫殿庙堂,典章纪载,真为首尚;表牍亭馆,移文题勒,行乃居先。借使奏状碑署,潦草颠狂,亵悖何甚哉!信知真、行为书体之常,草法乃一时之变,赵壹非之,岂无谓哉。所谓草体,有别法焉。拨镫提捺,真、行相通;
其实常与变的关键,是对核心规律的认知,对自我的把控。所有的自由都来自自律,故而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做的,一方面要做到方便法门,让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路径和发展方向,另一个方面就是把握原则,所有的教学都要在原则中去开展灵活,这样的灵活才有意义。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