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今的散文,更像美文,犹如一种情思的风景,让人驻足,令人瞩目,然后各自归去。书法的发展似乎也有类似的萌芽,只是,近年来丑书的集中爆发,似浮云蔽日,美的书法被暂时的遮盖。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如今的散文,更像美文,犹如一种情思的风景,让人驻足,令人瞩目,然后各自归去。书法的发展似乎也有类似的萌芽,只是,近年来丑书的集中爆发,似浮云蔽日,美的书法被暂时的遮盖。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考察中国书法的历史,千余年来,不是依赖于有用就是存在于正确,在这两种现实方式中,书法审美一直处于依附的地位,尽管大众深深的喜爱,但并非决定性因素,主要原因是:并非必须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书法热兴起,改变了传统书法作为上流社会人文交流的历史模式,开始了大众广泛参与的书法创新活动。
短短不到四十年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老干体、学院派、丑书等不同的时代热点。
热点的更替,反映出书法创新存在的诸多准备不足,最重要的莫过于现代书法理论体系、品鉴标准的缺位,造成了对书法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
目前,丑书因大众的生厌必定衰退,‘’尚技‘’之流,打着传统的旗号,意欲贴上时代的标签。
那么,书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如何确定,的确需要探索,又不能仅仅停留于思考之中,面向历史寻找答案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案。
《兰亭序》作为书法经典的代表,千百年来,被社会各阶层普遍认可的原因,正如李世民《王羲之传论》言:“尽善尽美......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用现代思维来说就是:一是技法,二是审美,二者完美结合的结果。
孙过庭《书谱》也说,“偏工易就,尽善难求。”可见,经典是全面发展的产物,只强调一个方面,必然走向极端。
当今,书法审美的觉醒,无疑改变着书法现实的存在方式。
专业化的发展,使书法审美从传统的依附地位转而突出为决定性因素。
美的书法呼之欲出,能否与传统的模式并驾齐驱,是创新时代的任务,能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才能够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