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公众号: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下载书法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怀素是中国草书艺术史上的传奇 伟大的行为艺术家

0 2022-04-07 16:59:18

摘要:  最早接触“怀素”这个名字,并非是通过书法,而是通过李白的这首《草书歌行》。在这首《草书歌行》中,59岁的李白用他那诡异奇特的想象力,为人们生动再现一幅如骤雨旋风般笔走龙蛇的怀素醉书图。而当时的怀素,年仅二十二岁!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最早接触“怀素”这个名字,并非是通过书法,而是通过李白的这首《草书歌行》。在这首《草书歌行》中,59岁的李白用他那诡异奇特的想象力,为人们生动再现一幅如骤雨旋风般笔走龙蛇的怀素醉书图。而当时的怀素,年仅二十二岁!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山中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辞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我清楚地记得,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还在念高中。作为一个出身农家的孩子,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怀素的字帖。但在我的心里,却对怀素充满了疑问:他究竟有何德何能,竟然让我国历史上这位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如此盛赞?

要知道,李白本身就是一位书法家,只不过他的诗名太大,书名为诗名所掩罢了。仅仅靠一枝毛笔,就能让同时代的一位“内行”如此服膺,如此盛赞,古贤德行醇厚固然是一个方面,怀素的天纵英才也必须是世间绝对少有才行!

工作之后迷上了书法,也喜欢上了怀素的草书,更加觉得李白所言非虚。随着对怀素了解的越来越多,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也就越来越高大起来。

怀素(737~799),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无法阻止,只得让他在零陵书堂寺受戒出家为僧,依止于惠融禅师。惠融禅师是怀素的伯祖,亦是当地的书法名家,对怀素的艺术成长起到了精神导师的作用。

怀素的草书出自二张(张芝、张旭),却豪迈过之。

怀素是中国草书艺术史上的传奇。

其一,怀素实际上是披着袈裟的儒家。

怀素虽然名义是僧人,但却并没有真正接受佛家淡泊名利的思想,其志向在本质上是儒家的。所以怀素并不爱参禅打坐,反而最喜欢广交豪友,饮酒吃肉,醉后狂书,时称“醉僧”。他出格的言行,就是想通过制造“轰动效应”而引起王侯将相的重视,以期通过他们实现自己在艺术上、甚至政治上的雄伟抱负。

而这一点也非常符合唐代社会现实的。

在有唐一代,日益完善的科举制度彻底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使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获得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因此整个社会的知识分子都跃跃欲试。但唐代取士却并非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著名人士的推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之所以经常奔走于公卿门下,在本质上也莫不是想通过诗名,向这些王公贵族展现自己的才华,以期引起重视,从而为自己博取富贵。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出名”成了很多读书人、艺术家的不二选择。

事实上,从唐到五代,一直也就有这么一群僧人研习书法,因用笔恣肆奔放而被称为“狂禅”书风。但实际上,他们不过是一群披着袈裟的“假和尚”,是一群渴望因书法而被权贵重视的儒家弟子罢了。因此,怀素能写出如此惊世核俗的书法,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二,怀素把狂草写成了公开表演。

怀素不是读书人,也没有当过官,他只写字。写字在怀素那里,早已突破了文人案头的拘束场景,变成了一种展现自己技能的公开表演。

任华有诗写道:

“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盘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后始颠狂.......”

每当酒酣兴发,无论是王公大人家的墙壁,长廊,还是他人的衣裳器皿,都成了怀素展现自己书法功力的舞台,而且终于把自己写成了书法史上的传奇

其三,怀素非常善于自我宣传。

怀素30多岁的时候,来到了长安。作为唐代的国都,长安聚集了当时最多的知识分子精英。怀素与他们广泛交游,并尽可能多地向他们索取评价自己书法艺术的诗。李白、杜甫、颜真卿等人都为曾为怀素写诗,据统计,称颂其书法的诗歌达到了37篇之多。而这些诗歌的广泛流传,更加成就了怀素书法在当时社会上的知名度。就此而言,怀素是个非常懂得自我宣传的高手。

怀素流传下来的草书很多。就其风格而谈,大致分为三种:

一是尚未完全摆脱前人影响的: 如《圣母帖》、《食鱼帖》等,通过这些结字相对平正、晋人风韵十足的字帖,我们可以看出怀素的学书途径与历史传承;

二是自成风格的,如其晚年代表作《自叙帖》,气势夺人,大开大合,纵横不可端倪,堪称标准的怀素草书;

三是古雅平澹的,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风格迥异,既得险绝,复归平正,味道隽永醇厚,令人百读不厌。

要学习怀素的草书,建议先从那些结体相对平正的入手,先将字写对、写熟,然后再去临摹《自叙帖》,这样我们的眼界就会开阔好多,而不至于学书不成反得其狂放不羁的用笔习气。

图片70:《圣母帖》图片

图片71:《小草千字文》图片

图片72:《自叙帖》图片

在怀素所有的字帖之中,笔者最喜欢他的《自叙帖》,临习的突出感受有三:

一是擅用笔尖。

《自叙帖》是怀素用细笔劲毫写的大字。从线条上看,怀素用的毛笔有三个特点:一是硬;二是小;三是锋长。这种工具上的限制,就使得怀素的书法必须通过善用笔尖来完成。用笔尖书写的线条,其粗细对比虽然不很明显,但却能始终保持一种凝练坚韧、富有弹性的质感,因此整体看上去格外圆劲、挺拔。

这种运笔方式,对后来的书家影响甚巨,例如宋徽宗。仔细观察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书法线质和怀素的格外相似,这是他们共同的用笔方式所造成的;再如启功。启功一直追求一种线条的“弹性”效果,而这种弹性,就是他通过对笔尖的深浅控制来完成的。在启功先生的手下,笔尖深浅的幅度一般不会太大,因而他的线条看上去粗细变化也不太明显。

二是方圆结合。

草书以圆为体,不圆则难速;但如果笔笔皆圆,则其线条就会成为一个个圆环,显得缠绕纠结而且软弱无力。因此,在草书的用笔中,必须要时出棱角,以突显力量与精神。在这方面,怀素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几乎每一个字都做到了有圆有方,方圆结合。

三是章法跌宕。

《自叙帖》共126行,702字。在字数安排上,每行6字居多,多则8字,少则只有两字。全篇首尾呼应,气势如长江大河,汩汩滔滔,其章法体势之新颖,可谓前无古人。

《自叙帖》的前三分之二篇幅有行无列,在字形设计上,大小变化并不太大,字与字之间,甚至行与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在线条运用方面,粗细浓淡多变,中间频现飞白,显得格外迅捷和飞动,因此尽显狂草简洁而灵动的特质。及至第105行的“戴公”二字时,“戴”字突然变大,横占了前文三行半的宽,竖占了四至五个字长,而“公”字却写得比一般字还小,给人以一种强烈视觉对比。但如此剧烈的变化,却并不使人觉得突兀,反而有痛快淋漓之感;最后十行无行无列,如乱石铺街,如醉如狂,随心所欲之情跃然纸上。

总之,怀素的《自叙帖》,是我国古典浪漫主义书法的巅峰之作,在怀素那里,“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早已不足为论;倒是杨凝式的“草圣本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在笔者看来,是对怀素的最佳写照!

部分文章转载于互联网,若侵权到您的权利,请联系 1170734538@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