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苏东坡的书法,尤其是《寒食帖》,是宋代尙意书风的开山之作。从此,书法摆脱了程式化的实用束缚,进入了抒情达意的新天地。东坡先生的探索之功,永远不可磨灭。米芾,黄庭坚,无不受其创作思想的影响。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苏东坡的书法,尤其是《寒食帖》,是宋代尙意书风的开山之作。从此,书法摆脱了程式化的实用束缚,进入了抒情达意的新天地。东坡先生的探索之功,永远不可磨灭。米芾,黄庭坚,无不受其创作思想的影响。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要了解苏东坡的寒食帖,就要先了解苏东坡这个人。
“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苏门第子陈师道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苏东坡一生。但我认为,概括苏公一生最简练的,莫过于传说中一相士对他的谶语:“一双学士眼,半个配军头”。
苏东坡很小的时候,就以才华横溢著称:十岁就写出了传世名篇《黠鼠赋》。21岁时,苏东坡参加殿试,主考官欧阳修看了他的考卷,“竟喜极汗下”,并连声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少年才俊,在北宋政坛上却命运多舛,多次遭贬官放逐,后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终被远放海南儋州。直到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但仅仅一年之后就病逝了。尤其是,乌台诗案对苏东坡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沉重的政治打击使他逃避现实,交游僧道,由当初的 “致君尧舜”,转变为移情自然,疏远功名。他在给好友章淳的信中写道:在黄州,“现寓僧舍,布衣蔬饮,随僧一餐,差为简便。……自余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惟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由此可以看出,在起居上他已渐趋佛道,精神上更加关注佛法禅意。这在更大程度上成就了东坡式的“洒脱空灵”。
但是,从神宗死后苏东坡奉召回京积极从政的态度来看,佛道对苏东坡的影响,并没有儒家思想影响深厚。这也就是说,苏东坡从骨子里并没有真正地“放下”,还是儒家的门徒。他的诗文之所以描写自然、远离政治,只不过是在失意的情况下“独善其身”罢了。
《寒食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三年后写的。这是他人生中最艰难时期:江水上涨几乎淹没居室,屋瓦脱落,到处漏雨,家人吃了上顿愁下顿;而他也正在病中,茫然无依。
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境的苍凉与孤独: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第一首诗中的苦雨清寒,造就了意境的无限悲凉;第二首中的小屋、空庖、寒菜、破灶、湿苇,则几乎无处不透出自身的冷清与穷苦;最后四句则由凄凉而转入郁愤。他想回归朝廷施展抱负,想回家祭祖以尽孝道,却身不由己,怎能不令人心如死灰!
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苏东坡在谈到他的书法创作时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表明,在现实的冷遇之下,他重在写“意”,重在情绪表达。
从这幅作品中,抛却文字带来的同情不谈,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对自己境遇的不平与愤怒的。能将愁苦可怜的境遇,写得如此大气郁勃,激情四射,除了心中的不平、愤怒之外的,我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情绪进行界定。
寒食帖的用笔特点:
一是字体形状多用扁侧。
《寒食帖》手卷共17行 207字。用笔以侧锋为主,结体扁侧稍肥。为了打破格式上的单调,苏东坡还穿插使用了不少瘦劲细长的字形,如“破灶烧”为扁平,“湿苇”为长,从而显得稳中有变。
本帖充分体现了苏东坡书法扁侧的特点,显得古意盎然,朴拙郁茂。苏字一直都很扁侧,以至于后人对其有“石压蛤蟆”之讥。不少人以为这是他三指执笔法造成的,其实不然。一个字的长短斜正的安排,都是由书家自己的审美观来决定的。
二是字形大小疏密变化巨大。
此帖最多一行为10个字,最少一行为5个字。字形大小参差对比悬殊,如从"春江欲入户”句,到“死灰吹不起”,字体明显放大;再如“破灶”“哭途穷”等字,就超出其他字的好几倍。这种字形上的突然变化,常常是作者情绪失控造成的,表达的是其难以遏制的愤怒;而“屋如渔舟濛濛”、“煮寒菜”等地方的字距过于紧密,则是通过空间上的压抑,传导自己内心的压抑。这种章法布局上的变化,使欣赏者的情绪能够随着苏东坡的笔触变化而上下起伏。
三是轴线多变。
行书的书写,都是围绕着意守的轴线而左右摇曳,只不过摇曳的幅度不同罢了。
本帖轴线忽左忽右,犹如欲诉难言,欲哭无泪、走投无路的醉汉,可以想见其心情的不平与愤怒,是何等地痛彻骨髓!
客观地讲,在宋代“苏黄米蔡”书法四大家之中,米芾技法功力实为第一,其对后世影响也是苏东坡所不能及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苏东坡的影响还不如黄庭坚。
但在苏东坡众多的传世书帖之中,惟独此《黄州寒食诗》帖,被公认为无懈可击的杰作,并一举坐上了天下三大行书之末的宝座。我想,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应是此作宋代尚意书风的开山之作,并充分体现了苏东坡的“尚意”主张。
《寒食帖》开篇之始,书写平缓,字体端正,其后由于感情变化,字越写越大,笔势也越来越急,最精彩的是中段,感情喷发简直不可抑制,最后却又复归平缓。就彷佛在述说一个故事:刚开始情绪微澜,尚能平静,中间为情绪感染,慷慨激昂,最后终于理智渐归,又重回平静。尤其是作品中两次出现的“悬针”,在贯气的同时,更让人感觉气势不凡,激情四射。
可以说,《黄州寒食诗帖》以一种独有的方式,传达了苏轼的审美理想,创造了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的书写样式。在此帖之中,作者的用笔、布局与情绪、意趣得到了完美统一,甚至相互生发,交相辉映,使得此作终成神品。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
黄庭坚题跋于诗稿后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董其昌则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乾隆亦题跋于其后曰:"东坡书豪宕秀逸……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叙》、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叙》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