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米芾在《论书帖》中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成下品。”晋人最具代表性的书家非二王莫属。虞餘《论书表》云“厥后群能间出,滔乎汉、魏,钟、张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孙过庭在《书谱》书谱中对二王书法也有极高评价“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李嗣真在《书后品》中对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有高度评价“右四贤之迹,扬庭效伎,策励底绩。神合契匠。冥运天矩,皆可称日广代绝作也。”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米芾在《论书帖》中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成下品。”晋人最具代表性的书家非二王莫属。虞餘《论书表》云“厥后群能间出,滔乎汉、魏,钟、张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孙过庭在《书谱》书谱中对二王书法也有极高评价“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李嗣真在《书后品》中对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有高度评价“右四贤之迹,扬庭效伎,策励底绩。神合契匠。冥运天矩,皆可称日广代绝作也。”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二王书法的实力及影响在书法史上无人能及。而实际上二王书法艺术存在巨大分野。可以将“晋人格”分为以王羲之草书为代表的“晋人格”与以王献之草书为代表的“晋人格”。
二王书法的差异性在历代书论中有很多评价,羊欣评王献之书法“骨力不及父而媚趣过之”,虞蘇评价二王书法:“献之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至于绝笔章草,殊相拟类,笔迹流怿,宛转研媚,乃欲过之。”宋明帝《文章志》中评曰:“献之善隶书,变右军法为今体。字画秀媚,妙绝时伦,与父倶得名。其章草疏弱,殊不及父。”
01/笔法简化
王羲之草书笔法丰富细腻,笔锋翻转搭扣,切换自如,节奏阴阳不测,坚硬如垒石,字势纵横开阔。
王羲之草书如十七帖中的“佳”字、“为”字、“问”等字,笔锋凌空切入纸面,起笔爆发力极强,运笔果断爽利,起笔转折处的切笔棱角分明,笔锋犀利,如断金切玉,点画有种凸出纸面的浮雕感,在力量的持续爆发中笔与纸一直处于搏杀状态。
羊欣评王献之书法“骨力不及父而媚趣过之”。王献之不具备王羲之的雄强笔力,王献之各帖中“佳”字、“为”字、“问”字,的切笔要柔和的多,缓落稳推,笔触柔和轻松,平顺妥帖,王羲之的立体感与王献之的平面感形成鲜明对比。
瘦硬是王羲之书法的典型风貌,但王羲之书法也具备饱满厚重的一面。比如《远宦帖》首行“问为慰多”及《寒切帖》(如上图)首行“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两个片段体现的非常明显,其用笔万豪齐力,气势雄强。
王献之的行草书主要是裹锋顺滑平推用笔,锋尖藏于笔腹之内,笔势连续性强。笔锋基本上保持勾速滑动状态,用笔简易流便。“问”“佳”就是这种连续性流动性极强的裹锋用笔。
王羲之书法笔力雄强,其折钗股技术也是令后世书家望尘莫及。《远宦帖》中“问”、“慰”二字第一笔就是典型的折钗股笔法。“问”字重切入笔,以较快的速度行笔之后轻提,转折处笔腹重压,紧接着全力内转,内沿圆浑,力拔千钧。正如姜變所云:“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
02/用笔迅疾
正如杜萌若先生所说“王羲之的行草书是非常不流畅的,在每一单笔或连属笔画完成的完成时会出现一种瞬间凝固感,即便是在连属字形中出现的连绵笔势也仍然趋向瞬间停顿的模式。”王羲之草书用笔上追求一种笔断意连的效果,因此导致他的书写速度比较缓慢。
如《十七帖》,虽是草书,但行笔如楷,动中有静,点画间常是虽形断而意连,雍容娴雅,“不激不厉”。
王献之行草书中的徐疾变化比较夸张豪放,更多的是追求一拓而下连绵流畅的感觉。《远宦帖》凝固的浮雕感与《鸭头丸帖》行云流水般的流动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03/章法一脉直下
王羲之草书书法在章法上最显著的特点大都是字字独立,但字与字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字与字之间彼此紧密联系,相互照应,好比一堵墙,拆开其中的任何一块石头,整体都会受损;也好比一张渔网,抽走任何一根线,整个渔网就会受到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献之草书的章法最明显特征是一脉直下式的“一笔书”。他的“一笔书”以行为单位,章法上更注重每一行的连贯性,行与行之间也是彼此呼应的。唐代张怀璀《书断》称:“伯英(张芝)章草,学崔(瑷)、杜(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所谓“一笔书”,并不一定要字字牵连,而是通篇字势贯通,略无滞碍。北宋郭若虚:“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张怀瑾评王献之书云:“挺然秀出,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