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公众号: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下载书法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张旭光谈书法 书法一定要写得让人认识吗

0 2022-07-07 15:36:45

摘要:  许多人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所写的汉字要能让人认出来写的是什么字,如果不认识所写内容,那就不能叫书法。但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则认为,书法是有艺术性的,为了表现艺术性,书法家所写的内容不必过于强调认不认识,而是要从整体感和形式感上去看它的艺术性。

许多人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所写的汉字要能让人认出来写的是什么字,如果不认识所写内容,那就不能叫书法。但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则认为,书法是有艺术性的,为了表现艺术性,书法家所写的内容不必过于强调认不认识,而是要从整体感和形式感上去看它的艺术性。

对于张旭光的说法,很多书法爱好者对此并不赞同,他们认为,几千年的书法传承,哪个古人所写的作品,它其中的每个字都是能被人所认识的,不然怎么传承下来?当代一些书法家过于强调书法的艺术性,连最起码写的是什么字也不认识,谈何书法?这是一种为自己书法水平打掩护的说法。

在草书四人展上,张旭光、刘洪彪、胡抗美、王厚祥所创作的草书作品,就是无法让人认识的一种书体,他们的主题思想就是注重整体感和形式感,过分表现书法的艺术性,如果有哪位书法爱好者在跟前读出来,是相当困难的。而这次展览虽说影响很大,按照他们的说法,“引起了展览地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的热潮”,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也未必!

有一位书法爱好者这样说到,自己也写了多年的草书,多以临摹古人作品为主,也参加过书协主办的书法展,但一次也没上过,想必是写得太过规范了。如果能按照那些四人展的风格来创作的话,也许可以入展一次。这个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入不入展,并不是说非得要写成他们那样的风格,这是一个综合水平的考察,如果要上展,那还要看看作品的整体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对。

书法作品,尤其是草书作品,是不是非要写得让人认识呢?许多书法名家对此都有他们的看法。张旭光就认为,书法是只有少数人能看懂,它并不是一个大众化的艺术行为,也就是说,书法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张旭光的说法,不禁让人想起来了东汉时期,草圣张芝周围喜爱草书的人都拿起毛笔学习张芝的草书情景,当时,《非草书》的作者赵壹就曾告诫人们,草书是圣人所造,人们都抛弃了仓颉和篆籀文字的写法,去写草书了,而有些人根本就不懂笔法和运笔技巧,放下手中的事情都去写草书了,而忘记了自己的“正业”,这是大可不必的。张芝那样的人能有几个?

当代人们学习书法,尤其是学习草书的人很多,而且学有所成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如果人们都想要在书法中表现艺术性,过分强调书法的艺术性,使得草书写得谁也不认识,甚至难以辨认,这就掩盖了草书的本来意义。当年,许多古人所写的草书都是有法度的,即使再看不懂,但人家的草法在于其中,只要懂得草法的人,都是可以辨别出是哪个字的写法,加上顺读也是可以认识的。

然而,当代一些人的草书,因为“艺术性”的需要,却把草书经过缠绕、穿插,使得一些笔画过分拉长或缩短,给草书的辨认带来一定的难度。例如张旭光本人所写的草书,有的字是压缩过的,而有的字是点画的借让,辨认起来十分困难。王冬龄的乱书则是更难辨认的,因为他把字间、行间的点画穿插在一起,只让人看到密密麻麻的线的交织,而想要认出写了些什么,只能由圣人去解读了。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信息的传递,而人们要想知道信息的内容,就必须要会读其中的文字内容。但它又是一门艺术,如果把汉字用来表现艺术性,过分地、夸张地用作艺术形式,这就失去了书法本来意义,因为它毕竟是汉字,而不是线条、国画或是西洋画。

部分文章转载于互联网,若侵权到您的权利,请联系 1170734538@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