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书协主席孙晓云亲自出面,表达了对书法纯艺术化的反对。此举堵住了书法西洋化的恶搞之路,可以说利国利民,功德无量。只要能够弘扬正气,邪气自然会消退。丑书、吼书、射书、人体书,这些与西洋美术接轨的丑恶书法就不至于造成危害。
中书协主席孙晓云亲自出面,表达了对书法纯艺术化的反对。此举堵住了书法西洋化的恶搞之路,可以说利国利民,功德无量。只要能够弘扬正气,邪气自然会消退。丑书、吼书、射书、人体书,这些与西洋美术接轨的丑恶书法就不至于造成危害。
但是也有人提出异议,反问书法不是艺术是什么?首先申明,艺术这个词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其内涵是西洋式的,源自Art这个英文单词。书法就是书法,不能因为具有某些艺术的特征就把书法叫成艺术。人和大猩猩一样,都有两只手、两条腿直立行走,不能因此把人也叫大猩猩。同样道理,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书法与纯艺术有很大的不同。
毫无疑问,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国书法有某些艺术特征,但它的内涵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是艺术所不能涵盖的。可以这样说,书法有艺术的某些特征,但是远远高于艺术。艺术这个词古已有之,内涵与现在的艺术有所不同。《后汉书·伏湛传》中就说:“永和元年,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传统文化源于道,周易讲道,被列为群经之首。以道为核心,衍生出了法和术,一个比一个具体。术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回归于道获取能量,这就是古人说的以技(术)入道。书法作为古代的六艺之一,也在艺、术的范畴内,最高境界同样是入道。这一点恐怕连大讲创新的沈鹏都不能否认,他最近举办的书法展名字就叫“闻道未迟”,至于闻道了没有是另一个话题,最起码作为书坛的创新教父,他也希望以书入道
由此可知,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入道。西方艺术最重视的表现美、抒发感情都是过程,与天地合德,也就是入道才是古人的最终目的。当用Art这个单词翻译汉语的艺术时,其实丢掉了古人艺术的真正内涵,事实上认同了西方对艺术的认知。特别是当今世界西方文化占主导,自然会以西方为标准。当然未来一定不是,不过现实的影响还在。所谓的艺术的内涵当下全部就是西方的认知,因此书法艺术化,本质就是书法西洋化。
西方对艺术的最高认知就是抒发感情,这在中国文化的视角中太低级了,属于小我。能够提升到大我,才能真正体现艺术的价值。就像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的一样:“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文言文不能翻译,翻译了就要丢东西,就像艺术翻译成Art一样,丢掉了内涵。
书法西洋化的两个精神导师:上 日本人井上有一,下 美国人波洛克
“成教化,助人伦,”就是对小我的作用。“穷神变,测幽微”就开始提升了,由见我到见众生,直至“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见天地了。这是个悟道的过程,至于出新、抒情这样的小道,都在其中。但注意,出新不是创新,张彦远说得很明白“非由述作”。人为的创新无法同天地相比,小我欲望推动的喜怒哀乐,不可与圣贤自然而发的情感同日而语,小确幸的喜怒终究不是大人物的悲悯。
在中国的文化范围内,书画同源,书法同样是从小确幸开始,但终究要助人成为人格上的大人物。这是老祖宗的立意,你做不到,也请不要矮化它。书法高于西方所谓的艺术,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为艺术。这不是名称之争,这是背后承载的文化缺失、西洋化的问题。相当于把书法翻译成艺术,终究要丢掉很多东西。书法就是书法,不用画蛇添脚,在前面和后面加上艺术两个字。
以中央美院教授王镛为代表的一批思想西化的艺术家,如果一定要把书法称为艺术书法或书法艺术,还不如真诚一些,既然用西洋美术理论来指导书法,干脆称作“美术字”。自立门户更有利于你们的发展,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你们的精神导师日本人井上有一多坦荡,称自己的作品为“墨迹”。勇敢一些,脱离书法你们也可以过得很好。别这样一边啃老,一边骂爹娘。再次感谢中书协主席孙晓云,为保护传统文化仗义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