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人常说,姜是老的辣,老人也常对年轻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吃的盐比你吃饭多。古人言是有些道理,但我认为年轻是永远是本钱,是优势;年轻有活力,有激情,体力活要年轻的,
书者,散也
---十四“少”书法展览艺术印象
许义法
古人常说,姜是老的辣,老人也常对年轻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吃的盐比你吃饭多。古人言是有些道理,但我认为年轻是永远是本钱,是优势;年轻有活力,有激情,体力活要年轻的,职场上也要年轻的,各行各业都喜欢年轻的。书法亦然,虽说人书俱老,但书法也是体力活,年轻人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写出的书法往往比较生动活泼,激情四射,有感染力。
有一群80、90年后的年轻书法家,活跃在书坛上,在各级书法展览上屡屡获奖入展,从某个方面代表了厦门的书法水平,引领和推动厦门书法的发展。
我拽住了青春的尾巴,加入这群生龙活虎、实力雄厚的书法生力军,参加千一书院主办的十四人书法展览。
开展当天到展馆,我顾不得喝茶休息,径入展厅观赏,让我赞叹不已。有古拙圆润的篆书、有雅致精到的蝇头小楷,有质朴浑厚的隶书、也有行云流水的行草书,五体兼备;有精巧雅致的小品,有气势恢宏的六尺中堂,有清新雅玩的手卷、册页,形式新颖多样,让人眼前一亮,叹为观止,是一种美的享受。
十四“少”,大部分都是我的好朋友,聊聊他们艺术印象吧!
谢小伟,中书协会员,80后,长舌帽是他的标志,络腮胡子,有艺术范,让人一见面就容易记住的型男。我们十年前就认识了,他书法专业毕业,专攻铜印,有自己的艺术语言。他的书法以篆书见多,刚劲圆润,金石味特别浓。我们是好兄弟,以前偶尔会拼一点小酒,现在随着年龄增大,嗨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我俩一起到北京参加第八届新人新作展面试,第八届新人新作展是有国展以来第一次全员面试,我们赶上好时候了。
杨炳龙,80后,书法硕士,中书协会员,戴着一副圆圆的小眼镜,儒雅睿智。我们深入了解是在三年前我在厦门日报书画院开书法名家班的时候,他是培训部经理,互动比较多。他的书法一亮相,给人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书卷气,一股很纯正的赵孟頫味。他看上去儒雅有度,但他喝起酒来,内心也是狂野的,也能写出性情的行草书。
他是一个会生活的好男人,做事认真、心细,每次来我工作室喝茶后,要走时都会一起帮忙收拾干净后再离开。
他的好酒量,源于他每天自律的生活规律。他每天早上坚持跑步五公里以上,在这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蔡魁,80后,厦门日报记者、编辑。我们的深入认识也是缘于三年前我在厦门日报书画院书法名家班开班的时候。为准备我的推介,他专程来工作室采访我,我们从学书之路到学书之悟,聊艺甚欢。第二天他马上发来了《从福流到福报,书法名家许义法开班分享国展成功秘诀》的推文,写得非常精彩,有段话我特别认可,“自从入了国展,许老师的书法之路走得更加坚定。他开始不满足于单体得到认可,他还想楷书入展,大草入展。他临的帖越来越多,从《书谱》到“二王”系列,从北魏墓志到褚遂良多帖,从米芾到王铎,来回颠倒,反复翻炒,任其发酵。”记忆犹新。
他是一个非常有才情、有想法的书法家,喜欢写大字,他的大字入展中书协主办的大字展。我觉得他的书法一直在创新中摸索,“意”比“法”多,“情”比“写”多,苏东坡亦是如此,靠才情写书法
陈向荣,70后,中书协会员,我们认识是大概在五年前张志老师准备组织一场十人行草书展的聚会上,当时互动不多,后来该展览胎死腹中,没有成功。
他长着圆嘟嘟的脸,一看就是低调和善之人,他十一届国展就已经入展了,算是书法前辈,但他的低调和不善交流,往往让人不会马上记住,但他的实力让你一旦发现,不佩服都不行。
陈添荣,80后,中书协会员,我们都是十二届国展双体入展。个头高大,好酒量,一直喝,不会醉,听他自己说,没醉过。
不要以为好酒量的人一定都写大字,以前经常看到他的小行草,字字珠玑,静雅中不失生动。最近改变书风,在寻求一种字字独立的稚拙、天趣,似老禅打坐的书风。
他经常在他的《梧园》里发表学书感悟和作品,书法美,文亦美。
朱国振,80后,中书协会员,十二届国展双体入展,最近刚入展全国第五届草书展。一米八个头,看魁梧身材,听标准口音,可以猜出是山东大汉。我们是在十二届国展过后一次酒会上认识,酒会上,我感受到山东的豪气爽劲,也领教到山东的酒量,一斤打底吧。
字如其人,常写大字行草书,大气磅礴,字里行间透露出山东孔子的儒雅文化之气,他的小字也写出了大气象,不简单!
罗建辉,80后,中书协会员。三年前加了微信,很少互动。十二届国展入展后,一鸣惊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们互动也多了起来。
他个头不高,长的圆圆胖胖的脸蛋,正如他写的大气磅礴的颜体一样有大正气象。
他喜欢刷大字,抖音经常刷到他在空旷的平地上,铺好毛毡和宣纸,提着一桶的墨汁,扛起大笔,一刷,如蛟龙出海,虽不是吼书胜似吼书,没有扎实基本功是写不出来,不行你试试?
你以为他只会耍大笔,他写的小楷,古人云,大字难于紧密,小字难于宽绰,但他小楷写出了大气象,了得!
王家之,80后,文质彬彬,有一股浓厚的书生之气,说起话轻声细语。我们“同床”过,第八届新人新作展到北京面试时,他来的比较晚,周边酒店都住满了,于是就跟我住在一起,住宿费他还抢先付呢。
他五体兼修,最近对篆隶用功甚勤,他的篆书轻松自在,圆劲婉通,有古意!
康龙生,80后,中书协会员,龙海老乡,我们都是第三届册页展同时入展,2018年一起申报中书协会员时开始互动比较多,他取法主要是二王、米芾,大草兼揉王铎,书法富有灵性
林元弼,80后,中书协会员,初次认识,他最近的成绩比较好,在大小书法展览经常看到他名字。他的小楷取法晋代,写得雍容大度,
疏密相间,貌似乱石铺街,实则气息贯通,有一定的节奏,若在墨色变化上再加强,更有视觉效果。
蔡伟强,初次认识,他的书法明显取法欧阳率更,锋利险绝,若在起收笔上再含蓄一点,过分锋芒毕露,会影响书法生命力,古人云,十藏五露。
古人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不被人知,心里一定会非常失落,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年轻人,总是希望别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知道自己是个不平凡的、很有成就的人。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最有效办法当然是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是从言语、行动方面努力的话,会很容易在言行或举止方面锋芒毕露。
但锋芒太露往往会招惹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书法亦然。
陈王庆,初次认识,没有互动,书法硕士毕业,书法功底扎实,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温文尔雅,见书如见人,其篆书作品不激不励,平和祥静。作为年轻人,年轻就是本钱,只要对书法够热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余鹏林,80后,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帅气小伙子。一个美好的插曲,我在写每个人艺术印象时竟出现的遗漏之珠,这珠有点大,雪莱说:“浅水是喧哗的,而深水是沉默的”,他应属于隐去光芒,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的书法家,但等其厚积薄发之时,必惊艳四方。从其展览的三幅篆书作品,可以看出他对篆书的热爱,浸淫颇深,其篆书高古、深隐,难怪我把他遗漏了?!篆书我比较少涉猎,但我更喜欢把实用性强的篆书的单一技法写出激情、写出艺术来,符合当代的审美取向。
酒可以助兴,酒可以解散理性,帮助人放松,回到本真的自性。我本人喜欢小酒,往往在酒桌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真性情。
作为书法家,更离不开酒,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癫狂,一颠一狂多意气,大叫一声起振臂。古有颠张醉素,今有十四少”,“兴”和酒互相碰撞,促成似颠亦狂的忘我创作状态。
大风可以吹动一张白纸,却不能吹走一只在飞的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蝴蝶是有思维,有生命的,即使再大的风,也能勇敢地拼搏,逆风飞翔。十四“少”就是一只有理想、有方向的蝴蝶,在书道上不断耕耘,深入传统,加强学养,书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