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公众号: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下载书法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市场

薛松 30年间“烧万卷书”

0 2022-09-23 09:48:18

摘要:  互联网加快了图像的全球化传播,人们在消费图像,传播图像的过程中,同样也被图像裹挟、消费,正处于消费主义历史中的人,作为被消费的核心,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也是艺术家薛松,通过对

互联网加快了图像的全球化传播,人们在消费图像,传播图像的过程中,同样也被图像裹挟、消费,正处于消费主义历史中的人,作为被消费的核心,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也是艺术家薛松,通过对历史的、当下的图像碎片,进行无差别的破坏到重建的过程中,获得释放压力和精神自由的背景。

同时,也是艺术家通过重建“碎片图像”的秩序,而获得对自我的解压和疗愈。

我创作的过程,就像解放自己的过程。

——薛松

 

艺术家 | 薛松(雅昌指数224↓)

艺术号 | 薛松

艺术百科 | 薛松

薛松被誉为中国波普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1965年生于中国安徽,198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更多

|30年间“烧万卷书” 重构当代景观

1990年艺术家薛松在上海常熟路的工作室发生了火灾。面对火灾后一片狼藉的灰烬,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经历火灾是沉痛的经验,所有过火的遗存都将从新生活中消失,以免睹物伤神。而薛松并没有选择抹除全部灰烬,却在灰烬中得到启示,作品自火焰中重生。灰烬成为媒介,既是色彩、线条,也是作品内在精神的重要组成。

薛松从日常收集的大量书籍、杂志中,提取了大量的图像资源,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

 

薛松,《法自然系列 - 秋》,2021年,综合媒材布本,120 x 150cm

图片来源:季丰轩,©2022 Kwai Fung Hin

 

薛松,《法自然系列 - 秋》(局部)

图片来源:季丰轩,©2022 Kwai Fung Hin

依然是焚烧的方式,转换为薛松的创作方式。火是创作工具,烧过的图像碎片,被拼贴重构,形成新的图像景观。

“古人说读万卷书,我是烧万卷书,这种创作方式已经有30多年了。”薛松说因为自己是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专业毕业,相较于美术学院的系统造型训练宽松的多,更多的接触各种材料。并且舞台美术系专业的创作都是需要很多人合作来完成的,习惯了综合的方式和跨界合作的工作方式。

 

薛松,《法自然系列 - 冬》,2021年,综合媒材布本,120 x 150cm

图片来源:季丰轩,©2022 Kwai Fung Hin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薛松就请周围的朋友们帮他收集旧书。如果有旧书店、图书馆清理库存,朋友们都会提供信息让他快去收集。“我存了很多老的材料,习惯了收集癖,现在用不上的,也先留着。”逐渐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不同的书籍会带给他新的启发,或者契合某一类主题,就有意的在这个方向上多收集。在他作品中,那些西方古典油画、中国水墨山水、老上海月份牌、宣传画、广告招贴、乐谱、字帖、刺绣、年画、照片……都经过焚烧、重组、重构的创作方式,形成不同主题的系列作品。

 

香港季丰轩画廊举办的“非常道 — 薛松近作展”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季丰轩,©2022 Kwai Fung Hin

在30多年间,薛松的作品形成了“全球波普、民俗波普、大都市、新山水、中西对话、文字与书法”的六个主题,是身处于大时代变迁的真切感受,也是主动、自觉对正在变化的中国社会观察、反思的艺术呈现。

他的作品带着显著的个人化媒介、语言的特点,强调作品背后的中国经验,同时也表达了消费社会和流行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香港季丰轩画廊举办的“非常道 — 薛松近作展”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季丰轩,©2022 Kwai Fung Hin

|意象表达“道法自然”

老子故里,一说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另一说位于安徽省涡阳县郑店村。安徽涡阳与河南鹿邑,同居道家文化发祥地的涡河两岸,两地直线距离不过80公里。薛松的故乡在安徽砀山,距老子故里方圆不过50里,童年时亲近自然,也受当地老庄思想熏陶,对老庄思想有着天然的亲近和血脉之中天然的认同。

自2018年始,薛松新的系列创作“法自然”,形成不同于之前,以具象符号构成波普风格的系列作品。虽然,带着焦痕的碎片化图像,依然以拼贴重组的方式形成基底。但画面的整体图式、结构开始形成“意象”的画面,或具有抽象性的个人表达方式。

 

香港季丰轩画廊举办的“非常道 — 薛松近作展”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季丰轩,©2022 Kwai Fung Hin

中国艺术家的意象绘画,既不同于西方抽象艺术的绝对理性精神,又不同于日韩抽象艺术的禅意或纯粹质朴感,而是表现出基于中国文化语境的个体存在感,既彰显出不拘泥于规矩或法度的活力,又呈现与中国艺术美学内核相关的叙事,集含蓄而内敛自然意象、自由而超越逸兴而为,或随意挥洒书写的动感及隐晦而悟性于一体的诗意语言。

 

香港季丰轩画廊举办的“非常道 — 薛松近作展”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季丰轩,©2022 Kwai Fung Hin

在批评家、策展人黄笃博士看来,在中国艺术家的抽象作品中“超逸”是其独特性。“逸”不仅指涉传统的纽带,而且暗示了中国艺术家走向殊途同归。然而,这个纽带是极为脆弱和敏感的、是无形无迹的,它可以随时被折断(事实上就是如此),随时又可能串合,而这正是中国抽象艺术有別于他者(日本和韩国)的独特之处,是我们观察、判断、批评中国抽象艺术的最佳角度和窗口。

 

薛松,《法自然系列 - 竹》,2021年,综合媒材布本,110 x 110cm

图片来源:季丰轩,©2022 Kwai Fung Hin

“我的出发点,没有要创作抽象绘画。”在疫情期间,薛松大多数时间在自家院子里,更多的亲近日常无暇顾及的“自然”。一片破砖瓦,一颗老树瘤,或是蜗牛爬过的痕迹,都会拍照留下来瞬间的意象。亦如行万里路的过程,体验、获取自然的馈赠。

四时更迭,四季的变换,自然万物生生不息。在《老子·二十五章》中有对“道体”形而上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作为宇宙的本体,在天地形成之前已经生成,因此“道性自然”。“自然”是“道”的本性,崇尚“无为”处世之道,珍惜万物的自然生长和人的自由意志。

 

薛松 法自然系列—藤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00cm×100cm 2021年

“如果见到过原作,就可以看到灰烬构成的黑线旁,有一淡淡的像墨韵一样的淡灰。”薛松筛选出极细的淡色灰烬辅于黑重的粗线旁,产生如同水墨晕染的效果。并且增强了画面中线条的力度,形成丰富的节奏和张力。

如此的水墨韵味,也是中国人最惯常在宣纸上表达的水墨趣味和“道法自然”。

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李旭对《法自然》系列作品的分析中曾言,从创作方法到思想观念,薛松实现了综合媒介与创作思想的高度一体化,材料即形式、形式即思想,材料、形式、思想三位一体、高度统一。

 

薛松,《法自然系列 – 风平浪静》,2022年,综合媒材布本,150 x 150cm

图片来源:季丰轩,©2022 Kwai Fung Hin

|法自然 非常道

近期,在香港季丰轩画廊举办的“非常道 — 薛松近作展”中,展出了自2019年至今创作的“法自然”系列,其中逾二十幅作品。

其中“法自然”系列作品春、夏、秋、冬对自然、四季、节气等的抽象表现,以至一种生命轮回不息的意象。或在“法自然” 系列中表现竹、纹、风平浪静等,远观隐约可见水、火、叶脉、大理石和冰裂等意象及抽象的形式美。近看细察其标志性的现成图像文本拼贴。微观与宏观的矛盾,图像与内容的冲突,在画面上不断地制造出疏离和变异的戏剧化效果。

 

季丰轩画廊新馆的展厅位于“大馆”, 即香港旧中区警署的历史建筑空间 外景

图片来源:季丰轩,©2022 Kwai Fung Hin

季丰轩画廊新馆的展厅位于“大馆”, 即香港旧中区警署的历史建筑空间,建于1864年,已愈150多年的历史,属于香港政府的一级文物保护项目。此次展览于“大馆”的F仓展室举行, 面积约2100平方尺。艺术家作品中的历史图像碎片,恰恰与此间极具历史感的旧建筑形成呼应。

 

季丰轩画廊新馆的展厅位于“大馆”, 即香港旧中区警署的历史建筑空间 内景

图片来源:季丰轩,©2022 Kwai Fung Hin

现在快将耳顺之年的薛松,身处国际化、多元包容的上海,保持着自由创作的状态。作为60年代艺术家,历经80年代的文化思潮,当代艺术风起云涌的实验、演进,虽然逐渐删繁就简,归于明澄之境体悟,依然是理想主义的情怀和关注着现实人文的情景。

【艺术家介绍】

 

薛松被誉为中国波普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1965年生于中国安徽,198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90年,薛松画室一场火灾启发他以火焰和灰烬为媒介,通过拼贴手段,把印刷品残片解构重组成全新图象,指涉社会、传统、人文、自然、抽像等不同议题。

自1992年起,薛松已举办超过35场大型个展,包括上海美术馆、上海龙美术馆、西安美术馆、新加坡MOCA当代美术馆、日本上野森美术馆等。作品亦被全球超过40间博物馆与艺术机构纳入收藏,包括中国美术馆、香港M+、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德国波恩现代艺术博物馆、瑞士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瑞士乌利·希克收藏、比尔盖兹艺术基金会、法国卡地亚艺术基金会等。

部分文章转载于互联网,若侵权到您的权利,请联系 1170734538@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