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过修复师的修复,明代蓝瑛的《白云红树图》在展览中亮相“央美美术馆原来也有这么多古代绘画!”近日,“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
经过修复师的修复,明代蓝瑛的《白云红树图》在展览中亮相
“央美美术馆原来也有这么多古代绘画!”近日,“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往观展。此次展览从馆藏历代绘画中精选了元明清山水画和人物画五十余件,其中不少作品经过修复师悉心的修复,在当代持续绽放光彩。
古画焕发新生亮相展览
青绿色的群山之间,以朱砂绘制的红叶渲染出浓浓的秋意,一位执杖前行的老人与童子相伴,走过小小的木桥,颇有画龙点睛之妙。此次展览中展出一件重点展品,是明代蓝瑛《白云红树图》,经由著名修复专家冯鹏生及其团队修复后与公众见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刘希言介绍,这件作品在修复前出现多处断裂,并且颜色脱落比较严重,此次能够重新展出,离不开修复师背后所做的大量工作。
“这幅画的‘病症’虽然看起来不重,实际上非常严重,需要特别的照顾。”站在清代画家戴熙的《寒林东山图》前,中央美院美术馆纸本修复师窦天炜介绍,这幅作品前几年也经历了修复。在修复前,画作本身已经变得很“脆”,画面有不少翘起来的裂痕。“我们对这幅画的修复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用很纤细的笔,将非常薄的浆糊一点一点填进去,从而让画面恢复平整。”
值得一提的是,《寒林东山图》中有位戴着头巾、手拿竹杖的人物,原本墨色已部分脱落,经过了修复师的妙手补绘重现神采。“为了保留完整的画意,我们会在一些必要的位置进行补笔,找回缺失的画面内容。”窦天炜说,补绘的地方与整体作品要达到统一,不能对视觉效果产生干扰。另外,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修复师会尽量保留古画的原始材料和制作工艺。
日常“体检”贯穿每次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现藏有两千余件宋元明清的书画作品,尤以明清时期作品为主。”刘希言介绍,中央美术学院的古代书画收藏始于北平艺专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徐悲鸿任院长期间,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购藏,并接收了包括孙宗慰个人捐献在内的几批捐赠。同一时期,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在校长丁井文的寻访搜求下,也收藏了一批明清绘画。20世纪60年代以后,学院又在北京以外的地区进行过购藏,并接收了几次捐赠。
多年来,央美美术馆对藏品进行了数次系统的整理与修复,其中包括2010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新馆对近两万件藏品进行了普查清点和电子资料录入,并对部分藏品进行了修复,为之后的展览和研究积累了完整有序的图像资料。在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也有众多藏品得到了修复。
在“大修”之外,日常对藏品的“体检”也贯穿于每次展览。“所有藏品在每次展出前,我们都会请修复师来判断它们的状态是不是可以展出,这次展览就去掉了几件不适宜展出的作品。”窦天炜谈到,在展前展后,每件藏品都要进行除尘;每隔一段周期,就要检查一下藏品是否存在需要及时处理问题。“如果能够及时处理一些小问题,就能避免这些问题对画作造成更大的伤害。”
让古画与当代观众产生关系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馆藏的越来越多精品纷纷与观众见面。它们不仅对于学习中国画的师生来说是可供参考的范本,更是大众走近中华优秀文化的钥匙。”刘希言说,“我们在策划展览的时候,希望不止于将古画‘晒出来’,而是以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现代视角策展,让大家感受到其中的趣味。”
此次展览提取了许多来自古画中的人物元素,制作成动图嵌于展墙之中,他们或乘小舟游玩,或在山中行走,让静态的古画多了灵动。展出的古画旁设置了放大的人物细节图,提醒观众寻找山水画中的人物行迹,观察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展厅中还特别设置了观众打卡空间,里面的山水元素都来自于这次展出的作品,观众可以前来寻找这些山水的出处,也可以走进空间,体会人与景之间的关系。其中,在山间发光的人物雕塑,是由央美雕塑系学生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策展的巧思,让作品与当代的观众发生关系,让他们更容易地进入到作品之中,更自然地找到观画的乐趣,从而更充分地理解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刘希言说道。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