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郑长猷造像记》石本/拓本碑刻书法是书丹与刊刻结合而成的艺术。刊刻有完全忠实于书丹原迹者;有在书丹原迹基础上发挥或改造者;也有力不从心,刀法拙劣或不循笔致、随意刻画者
《郑长猷造像记》石本/拓本
碑刻书法是书丹与刊刻结合而成的艺术。刊刻有完全忠实于书丹原迹者;有在书丹原迹基础上发挥或改造者;也有力不从心,刀法拙劣或不循笔致、随意刻画者。宋代米芾晚年富收藏,提出:“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1 碑刻经过刊刻,不管如何精微,与墨迹总有所差异,但是古代法书名迹,平常人不能获睹,故宋人皆学唐碑,即便米芾早年也是学颜、柳、欧、褚所书碑刻。清代碑学兴起后,汉魏南北朝碑志摩崖造像皆可作临池范本,以古朴拙厚为尚,舍传统笔法于不顾,而追求刀刻的意趣,甚至风化剥蚀的古旧气息。其极端,则如康有为所云:“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故能择魏世造像记学之,已能自书矣。” 2 后来,有学者对碑刻上字的写刻关系开始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沙孟海先生在纪念王羲之诞生一千六百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碑版文字,一般先写后刻。历代论书者都未将写与刻分别对待。我们认为写手有优劣,刻手也有优劣。就北碑论,《张猛龙》《根法师》《张玄》《高归彦》写手好,刻手也好。《嵩高灵庙》《爨龙颜》《李谋》《李超》写手好,刻手不好。《郑长猷》《广武将军》《贺屯植》写刻都不好。康有为将《郑长猷》提得很高,就有偏见。北魏、北齐造像最多,其中一部分乱写乱凿,甚至不写而凿,字迹拙劣,我们不能一律认为佳作。不过这些字迹多有天趣,可以取法,那是另一回事。这里我们要指出一件事:我们学习书法必须注意刻手优劣问题。” 3 沙孟海先生将北碑刻写手好坏分为几种情况,并指出学习书法必须注意刻手之优劣的看法是正确的,对康有为一味崇魏的批判也很中肯。沙孟海先生也特别指出《郑长猷造像记》写刻都不好,认为北魏、北齐造像中有一部分乱写乱凿,甚至不写而凿,字迹拙劣。对于《郑长猷造像记》的刊刻,研究龙门石窟艺术的专家宫大中先生认为:“位于古阳洞窟顶的《郑长猷》《侯太妃造像记》和慈香窑的《慈香碑》,从其刊刻的自由无束、字句重复和字形笔画的不规范看,很可能是未经‘书丹’,由刻工直接捏刀向石刊刻而成的。” 4 其他类似的看法还有,不一一列举 5 。对于碑刻中造像记有些字迹拙劣的“不写而凿”,尤其是《郑长猷造像记》是否“未经书丹,由刻工直接捏刀向石,刊刻而成”,本人有不同看法,试作论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