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公众号: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集字书法

集字书法 扫一扫下载书法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书法的创新 不在形式而在内核

0 2022-02-17 15:36:52

摘要:  以书法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代面临着创新的讨论。因为书法植根于古代中国的环境之中,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环境已经大大不同,那么书法应该怎么去适应新的环境需求,创造新的形式就是很重要的话题。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以书法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代面临着创新的讨论。因为书法植根于古代中国的环境之中,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环境已经大大不同,那么书法应该怎么去适应新的环境需求,创造新的形式就是很重要的话题。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创新”和“继承”的两派意见

面对这个问题,有两派非常相反的意见。一派认为新时代就应该以创新为主,这一派的艺术家往往是保留了书法的工具使用方法,但是却运用了当代美学的一些思绪作为思想指引,借鉴了很多装置艺术和绘画的技巧,把书写夸张,变形,放大。甚至已经不依赖汉字的固定形态,将其扭曲变形,增加感官刺激。这一派认为这个是书法创新的方向和出路。

另一派则是相对保守,以继承传承为旗号。用一些固定方法当做书写的金科玉律,形成固定的套招,认为应该沉浸在反复临写之中体会,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字如守戒律般,恪守点画的很多“规矩”。

应该说,这两派说法都是极端片面理解的书法的内涵本质。书法本身是汉字书写的形式,表达了内在的文人气质和修养,所以书法是有概念边界的,第一,是要书写汉字。第二,是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和思想。第三,是要表达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

现代人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了解书法的本质

第一种的“创新”是一种形式上的拓展,但是已经背离了书法的概念本质,这也许引起的真正的争论,应该是书法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用书法的用具就还算书法的概念里吗?如果我用擀面杖练武,那擀面杖是否算是兵刃?这涉及到工具是否为本质定义的问题

第二种的“继承”其实是对外化形式的僵硬理解,书法家对书法并非牢牢恪守形式,反而是对内在的气质有更多要求。书法技术在古代,是建立在一种文人书写本能之上的,而文人之文气也是通过常用的书写方式自然流露出来。

现代人写书法,与其说要刻苦研习书法技术,不如说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文化内涵,文人气质。而现代人在当今环境中,对书法技术的学习,还要考虑空间和时间的合理分配,毕竟这点和古人很不相同。

现代人的书法创新,更关键的是深入本质,而后外化在形式上。在字的气质上体现出来新意,或者是在书法的运用场景中发挥作用,比如用于文化交流,教学,文化启发等等。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形式,是现代人理解传统文化本质的方便法门。

“创新”与“继承”本质是相同的

“创新”和“继承”看似是两个相反的概念,其实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义词。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继承的应该是内在的本质规律,而形式则应该“因时而变,因地而变”。

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中说:

若夫执笔之妙,书道之玄,则钟、王不能变乎蔡邕,蔡邕不能变乎古。今古虽殊。其理则一,故钟、王虽变新奇,而不失隶古意。

这段话的意思是,创新并未离开内在的核心规律,而是在内在核心的继承上去发展新的形式。所以真正的创新其实是继承。只有新的形式才能与新的环境对接,产生新的适应性与教化方式。

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在《书概》中谈到:

东坡论吴道子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推之于书,但尚法度与豪放,而无新意妙理,末矣。

这段话是说如果只是死守形式上的正确,虽然没有离开正统,却没有新环境下的新意,无法真正的感动人,作为艺术来说,也没有了其本来应该具有的功能性。而这种无法继续感动人的形式,也无法有更多的受众,也继承不下去。

只有不违背核心规律的创新,才是真正的传承。而新形式的产生,并不是聚焦关注在形式上,而是根据内在核心的继承去加深理解,灵活运化,乃至体现在形式上。

只在形式上创新,不是真的创造,创造是由内而外的。

创新的真正落脚点,不在形式,而在内核

创新是在更深的维度中打开横向的延展局面,而不是在同一维度增加多样性。所以,创新要做的是提升思维或者深入理解。与此同时,还要有开拓的延展思维。艺术规律,乃至所有创新事物的本质都是如此。

武术中的内家拳其实是一个创新系统,与外家拳不同,他让人聚焦在一个外表简单其实内涵深刻的形式上(站桩),不断地在一个形式上找到其中蕴含的“层叠信息”,再和自己的经验进行对照重组,建立新的模式而传承。

所以内家拳不聚焦招式的创新,而是讲究对武学规律以及人体功能上增强体认,即在一个点上做出无穷的可能,这时候千变万化的招式是根据不同境况自然产生的,关注的不是千变万化,而是变化的起始点,更新优化那个点才是创新的关键。

既不能死磕一个单一形式,因为这个单一形式未必就有“层叠信息”,这涉及到“单一形式”的辨别和选择;也不能眼花缭乱的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那样会浮光掠影,滑入“浅尝辄止”的循环,即使有了新的形式,也都有拼凑之嫌。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部分文章转载于互联网,若侵权到您的权利,请联系 1170734538@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