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碑帖学基础》(喻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做的摘抄,基本上把书中60%的内容都抄下来了。阅读过程很愉快,这本书的优点是全面、精炼,做笔记的过程中也解决了之前的很多疑惑,比如某些刻石上为什么会出现“刻反字”的情况,古人在刻帖时候的一些骚操作等等。放在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碑帖学基础》(喻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做的摘抄,基本上把书中60%的内容都抄下来了。阅读过程很愉快,这本书的优点是全面、精炼,做笔记的过程中也解决了之前的很多疑惑,比如某些刻石上为什么会出现“刻反字”的情况,古人在刻帖时候的一些骚操作等等。放在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第一章 碑帖学概论
第一节 什么是碑帖学
一、碑帖学
研究碑与帖的学问。
·碑广义:和帖对举,指除去刻帖之外的所有石刻文字形式,包括碣石、摩崖、墓碑、功德碑、墓志、塔铭、刻经、造像记、石阙铭、画像题字等。
狭义:特指诸多石刻文字形式中的一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盛行于汉唐时期的一种石刻形式,主要包括墓碑与功德碑等。
·帖,原义指加贴在帛书褾头上的题签。后来,帖的含义逐渐宽泛,人们将贴有这些题签的纸、帛书本身也称为帖。北宋以后,出现了法帖一词,指的就是可供后人取法的前代名家纸帛书墨迹。
为了更好地保存以及广泛传播这些墨迹,人们将其摹刻于石板或木板之上,经过镌刻、模拓之后,以拓本的形式传播,这种形式被称为刻帖。
碑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与碑帖有关的方方面面,包括碑帖的大小形制、出土地点、文字释读、内容考订、版本传承、新旧异同、真伪优劣等。
二、碑与帖的区别
1.功用目的不同。刻碑的目的是托顽石之坚,使一些有意义的文字彰明当代并永垂后世,供人凭吊、瞻仰、诵读。其书法水平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刻帖则完全是对于书法艺术的珍视,为书法爱好者与研习者提供历代名家的复制品,传播优秀书法范本是其主要宗旨。
2.文字内容不同。碑以颂德、纪事、追念、悼亡、祈福为主。帖以书法优劣为选择标准,内容庞杂。
3.使用字体不同。碑以端整的篆书、八分隶书、真书常见,而帖以行书、草书、小楷居多。
4.形制材料不同。石刻文字种类繁多,刻帖的形式相对单一,多为横式石板或木板,一般高一尺上下,宽一尺至三尺不等。
5.上石方法不同。传统石刻文字多直接书丹上石,刻帖主要是摹勒上石。
第二节 历代碑帖研究成果举要
一、目录图录汇编类1《集古录跋尾》,宋,欧阳修。2《金石录》,宋,赵明诚。3《宝刻丛编》,南宋,陈思。4《法帖谱系》,南宋,曹士冕。5《寰宇访碑录》,清,孙星衍。6《丛帖目》,容庚。7《碑帖叙录》,杨震方。8《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
二、文字汇编及释文类1《隶释》与《隶续》,南宋,洪适。2《法帖释文》,北宋刘次庄。3《汉碑集释》,高文。4《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万里)与《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5《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
三、综合研究类1《金石萃编》,清,王昶。2《语石》,清,叶昌炽。3《张伯英碑帖论稿》,张伯英。
四、碑帖鉴定类1《校碑随笔》,民国,方若。2《善本碑帖录》,张彦生。3《碑帖鉴定》,马子云、施安昌。
第二章 碑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碣石碣石,简称碣,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秦代以前。所谓碣,应该就是为了书刻而专门树立的、圆形的大石头。最著名的碣莫过于先秦的石鼓,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刻石。
第二节 摩崖摩崖也是最古老的石刻形式之一,是直接在山石崖壁上书刻文字。史料记载最早的摩崖文字是夏禹的《岣嵝铭》。目前,存世的历代摩崖数量很多,分别很广,根据内容不同,可大体划分为铭颂、经文及题记三大类。铭颂:《西狭颂》《纪泰山铭》《大唐中兴颂》《开通褒斜道摩崖》等。经文: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题记:广西桂林月牙山龙隐洞题记。
第三节 碑
碑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广泛使用。但那时人们说的碑是竖长的石头,立在宗庙门口拴牲口,或是树在宫殿前测日影。再就是下葬时下棺用。当然这些碑上没有文字。西汉以后,有人开始在碑上书刻文字,简单地记述死者姓名、官职、卒葬年月、埋葬日期等,这样就出现了有字的墓碑,后来,随着丧葬制度的发展,这些刻有文字的墓碑逐渐演变为一种丧葬礼仪,纯粹是为了纪念死者而立,不再具有下棺的实际用途。
根据不同的内容与用途,碑可分为墓碑与功德碑两类。
墓碑:树立在墓前,记述死者生前及死亡的基本情况,供人凭吊,如《袁安碑》《孔谦碑》《孔宙碑》《尹宙碑》《温彦博碑》《孔颖达碑》等。功德碑:一般立在祠堂或神庙门前,主要为了颂扬古今圣贤神灵的功德事迹,有的记述古代圣贤的业绩,如《太公吕望表》,歌颂姜太公;《孔子庙堂碑》是为了孔子祠庙而制。有的赞颂神明的灵异与恩惠,如《祀三公山碑》《城隍庙碑》等。更多是颂扬当代帝王将相及地方关官员的,如《曹全碑》《张猛龙清颂碑》等。
碑一般由碑首、碑身、碑座几个部分组成。碑首是碑的最上端,正中部分是碑额,用来书写碑文标题,碑首有平首、尖首、圆首三种,尖首碑也称“圭首碑”。
碑首上往往有纹饰,汉代常见的有绳纹、晕纹等。绳纹饰模仿麻绳捆东西留下的纹路,如《三老赵宽碑》。晕纹是碑首刻出一圈一圈的纹路,有人认为是早期使用墓碑下葬时所用绳索的象征。《韩仁铭碑》《孔谦碑》《孔宙碑》《肥致碑》等都是晕纹。也有碑首刻一些简单的仙人、鸟兽纹饰。隋唐后,碑首装饰越来越华丽,多用高浮雕,以龙纹最常见。唐代葬制规定:“凡五品以上为碑,龟趺螭首。”
碑额下方刻正文的部分为碑身,正面称碑面或碑阳。反面称碑阴,两侧称碑侧,靠近碑文起始的一侧称右侧,碑文结束一侧称左侧。
碑身下方起承载作用的石基叫碑趺,俗称碑座。主要作用是防止碑石下沉,一般需要一个面积稍大的碑座,汉代碑趺比较简单,通常是一个长方形石板,魏晋以后,碑座通常刻成一个巨龟,乌龟叫赑屃,传说龙生九子之一。
第四节 墓志
墓志是一种埋在墓穴中的石刻文字形式,大约产生在汉魏之际,汉代人讲究厚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年(205)下令禁止厚葬,禁止立碑。人们迫于禁令,不敢地上立碑,于是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墓碑做小,埋在地下-这便是早期的墓志。此后,有些墓志开始使用“柩”一词,遗体没有装进棺材之前叫尸,一旦装进棺材就叫柩。
十六国时期,墓志的独特作用得到进一步肯定,这时期的墓志多自名为墓表,表是标识、标记的意思。南北朝后,墓志逐渐定型,由志身和志盖两部分组成。出土墓志集中的地方是河南洛阳邙山地区,位于洛阳之北,自古被视为风水宝地。
第五节 塔铭
塔又称浮屠,是一种佛教建筑,用来供奉舍利、安葬佛教徒。塔铭就是刻在塔身上的货埋藏于塔内的石刻铭文。
第六节 造像题记
造像就是用石、木或泥、金属等雕塑、铸造各种佛龛、佛像或佛经故事。造像后,还要题刻上供养人的姓名、造像年月以及造像的愿望等,这就是造像题记。
摩崖造像:在山体山直接雕凿,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碑式造像:将造像及题记刻在碑版上,一般上面雕刻佛像,下面刻记文字,如《李道赞等五百余人造像碑》。单身造像:像圆雕一样独立存在的佛像,形态大小不一。题记一般刻在基座上。
第七节 石阙与神道柱
一、石阙石阙是树立在坟墓或祠庙前的一种标志性建筑,坟墓前称墓阙,祠庙前称庙阙。石阙成对出现,对称。石阙是仿效古代门阙而来,门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庙阙存世很少,河南嵩山汉代三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庙阙,分别是太室阙、少室山神庙、启母阙。
墓阙存世较多,主要分布在山东、四川等地。
石阙盛行于汉代,魏晋以后逐渐消失。
二、神道柱
神道柱是树立在墓前神道两侧,用来标识神道位置的一种石刻形式。其中每个神道柱都是由底座、柱身、方额和柱顶组成。1964年北京西郊出土的的东汉秦军神道石柱两件,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东汉神道柱。铭文比较独特的是南朝梁时一些神道柱,为讲求对称,其中一柱的文字常常反书,如《太祖文皇帝神道柱》《萧景墓神道柱》等。
第八节 墓莂
莂,即符契、合同。墓莂,是古人向土地爷购买墓地的契约,也叫墓券、买地券、地契文,是以地契形式埋葬在墓中的一种明器。这种时刻形式产生于汉代,墓莂的外形不固定,有长条、长方、方形等样式,有铅、砖瓦、石质,文字内容主要包括买主的姓名、所买墓地的四至范围、价格、交易证人以及神圣不可冒犯等语。比较著名的有三国《黄武买地瓦券》、东晋《朱曼妻买地券》、南朝《王佛女买地砖券》等。
第九节 石经
石经是中国古代刻于石碑或摩崖上的古代经典。可分为太学石经和释道石经。
太学石经,即儒经,刻儒家经典。历史上共有七次大规模刊刻儒经行动,最早的是东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二年,重新刊刻《尚书》《春秋》两部经典,即《正始石经》,经文同时用古文、小篆和隶书三种朱提,后人称《三体石经》。
此后,唐文宗刻了《开成石经》。后蜀广政年间刻了《广政石经》。北宋刻了《嘉佑石经》,用楷、篆二体,又称《二体石经》。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是乾隆《十三经》。
释道石经数量庞大,主要是佛教石经,规模最大的是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
第十节 经幢
经幢,也称宝幢、花幢、顶幢等,一般树立在佛殿或三门前,是唐代中期兴起的一种佛教石刻形式。
幢本意是旌幡,原本是古代仪仗用的伞盖,佛教徒在上面写上佛名佛经支撑起来,树立在佛像面前,宣扬佛教。丝织品容易坏,后来有人开始用石质材料仿制,于是出现了经幢,也叫石幢。
经幢一般由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
第三章 历史上的著名刻帖
按数量分,刻帖可分为单刻帖和丛刻帖。只摹刻一件作品即单刻帖。多件作品汇集在一起摹刻的就是丛刻帖,也称套帖、汇帖。
按辑刻者身份划分,可分皇家刻帖、官府刻帖、私人刻帖三大类。皇家刻帖也称“内府刻帖”,如《淳化阁帖》《大观帖》《三希堂法帖》等。官府刻帖是地方政府刻帖,由各州县出资,为地方提供学书范本,此类多以地域命名,如《潭帖》《汝帖》《鼎帖》等。私人刻帖,个人出资,以个人斋号命名,如北宋曾宏父《凤墅帖》,文征明《停云馆帖》,董其昌《戏鸿堂帖》,清代冯铨《快雪堂帖》等。
第四章 碑帖文内容释读
第一节 异体字一、增减笔画。二、增减偏旁。三、改变偏旁位置。四、变换声符或形符。五、新造会意字。
第二节 避讳字
避讳种类朝代讳:当朝黄帝及其父祖名讳,也叫国讳;家讳: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也叫私讳;圣讳:回避周公、孔子一类圣人的名讳。
朝代讳最严格,每个朝代都有明确规定,全国百姓都要严格遵守,唐宋时期尤其严格,不但讳字本身要回避,甚至同音乃至音近的都要避讳,称为“嫌名”。
避讳方法:1空字,空缺不写,或画囗形,或书以“某”、“讳”字代替。2改字,用意义相同相近的字代替,如刘邦的邦代替为国,此法容易引起混乱误会。所以唐以后多采用缺笔讳。3缺笔讳,适当省缺某些笔画。
第三节 纪时
一、干支纪年天干地支结合,每六十年一循环,为了避免产生混乱,一般和年号结合使用。如淳化三年壬辰岁。
二、岁星纪年与太岁纪年古人称木星为岁星,岁星运行黄道一周约为12年,于是古人十二等分,每年运行一星次。表述方法为:岁在某某、岁次某某、岁驭某某,或某某之岁、某某之次等。
由于岁星在星空背景上移动速度不均匀,且由西向东运转,使用很不方便,于是古人假想一个与岁星运行相反的理想天体,称太岁。
三、年号纪年
四、地支记月古人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以冬至所在月份为子月,以下依次类推,表述时月份地支前加一个建字,如建丑月等。古代历法有夏历、殷历、周历之分。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夏历以建寅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月为岁首,周历以建子月为岁首,秦代还以建亥月为岁首。汉武帝时改太初历,采用夏历,以建寅月为岁首,此后两千年,一般使用夏历。按夏历算,建寅月就是一月,建子月就是十一月,建亥月就是十月。
五、时节记月一年分四季,每个季度三个月依次称孟、仲、季。如仲冬指夏历十一月。
六、乐律记月用十二个不同长度的律管,确定十二种标准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古人用十二种音律名记载十二个月。
正月,寅,太簇二月,卯,夹钟三月,辰,姑洗……
七、月相记日根据月相变化来表示日期。常用的有朔、旦、初吉、朏、望、既望、晦等。每月初一为朔,旦或初吉;初三为朏;月中为望,望后一天为既望、望后;最后一天为晦。
八、常见的记月、记日别称
一月:陬月、正月、端月、初月、孟月、元月、嘉月、新月、开岁、新正、夏正、孟阳、首阳、元阳二月:丽月、杏月、花月、花潮、仲阳、酣月、令月、中和、如月三月:寎月、蚕月、桃月、桃浪、莺月、央月、三春、暮春、雩月四月:余月、阳月、麦月、槐月、槐夏、维夏、纯阳、清和、初夏、朱明五月:皋月、蒲月、榴月、端月、郁蒸、鸣蜩、蕤宾、天中、小刑六月:且月、荷月、焦月、暑月、溽月、徂暑、伏月、遁月、荔月、天贶、精阳、杪夏、三夏七月:相月、瓜月、巧月、兰月、肇秋、新秋、首秋、凉月、霜月、上秋、中元八月:壮月、桂月、获月、仲商、竹春、正秋、中秋、桂秋九月:玄月、菊月、霜序、朽月、无射、三秋、凉秋、杪秋、穷秋、暮秋、暮商十月:阳月、良月、露月、初冬、开冬、上冬、小春、小阳春、梅月、坤月十一月:辜月、畅月、葭月、幸月、龙潜、长至十二月:涂月、冰月、腊月、严月、除月、暮冬、杪冬、残冬、末冬、岁杪、嘉平、穷纪、星回节、清祀
正月初一:元旦、元日、元正、元朔、元春、改旦、上日、天腊、历头、三元、桃汤正月七日:人日正月十五:上元、元宵、元夜、元夕、灯节二月初一:中和日二月十二:百花生日三月三:上巳、上除、令节、禊日、踏青四月十九:涣花天五月五:端午、午日、蒲节、合欢节六月六:天贶节、六六福七月七:七夕、星节、乞巧节七月十五:中元节、鬼节、盂兰盆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重九、簪菊、息日十月十五:下元日十二月末一日:岁除
第四节 文史典故
一、追述世系讲述姓氏起源及祖先著名人物时,往往包含大量典故。
二、描述死亡委婉表达死亡:两楹、二竖、逝川、白驹、属纩、里息巷歌、曦驾西迫等。
三、赞美品行德政
盐梅:《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指咸盐和酸梅,为调味品,后比喻治理国家的贤才。蒲鞭:典出《后汉书·刘宽传》,称颂地方官员宽厚仁政。竹马:出《续汉书》,表示百姓对地方官的热爱。制锦: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此代指管理国家。拔葵去织:出《汉书·董仲舒传》,比喻居官者不与民争利。
四、女性常用典故
称颂女性:夭桃、棠棣、摽梅、百两、断织、断机等
第五章 碑帖文辞体例与行文格式
·第一节 墓碑、墓志、葬塔铭文
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序文部分和铭文部分,即前序后铭。
一、序文:主要讲墓主人的世系情况、历官经历、品行操守、功名业绩、死亡时间、埋葬地点、子孙情况等,一般用散文。
世系:某一姓氏家族世代相承的谱系,包括姓氏、郡望、祖先等。郡望指某个姓氏或家族的发源地。
二、铭辞最常见的是四言韵文,由铭曰、颂曰、诔曰、辞曰、乱曰等词引出。
·第二节 造像记差异巨大,有的只简单记述造像者的姓名、籍贯、造像缘由以及造像时间等。有的内容详细一些,还加刻了发愿词。
·第三节 墓莂与真实生活中的土地契约基本相同,多仿照真实的土地买卖文书。
·第四节 书信表状 书信分类:一类朋友、亲属之间私人信件;二类官场应酬往还信件。比较正规的书信一般包括具礼语、前介、本事、祝颂、结束、署押、题称以及日期等。
具礼语:信札开头的礼貌用语,有白、报、启、顿首、再拜、惶恐、稽首、叩头等。前介:开场白,多叙间阔、瞻仰、起居、台候、恭维、时令或神明佑之等语,为的是引出正文。本事:正文就是本事,信的主要内容。祝颂:正文之后,对收信人表达关心、祝福,常用善保珍重、千万珍重、切冀保重、茂介新祺、茂迎景福等。结束:不宣、不具、不备、不次、谨状、匆匆不宣、不罪不罪、谨拜复不备、谨此叙复不宣等。署押:签名画押,往往加附行礼,如某再拜、某顿首、某顿首再拜、某惶恐再拜、某悚息再拜、某拜覆、某拜禀、某启、某白、某手启、某手状等。题称:写明收信人的姓名,一般不会直呼其名,而是使用字号、官职、行第以及一些表敬意的代称,常用阁下、麾下、座前、尊前、台座、尊执、侍使、足下、左右、执事等。日期:通常只写月日,不写年代。
·第五节 题跋书画上的题识之辞,对作品进行说明、评价、议论或考订,前叫题,后叫跋。题跋风气始于宋代,元代普遍接受,明清以后,有无题跋甚至成了绘画雅俗之分的重要标志。
·第六节 碑帖行文格式古代碑帖在行文中往往一行未完另起一行,这是古代社会体现等级尊卑、封建礼数的特有格式,称为抬头格,具体地说,每当行文中涉及当代的皇帝、皇朝或受文者的父母、祖父母等尊者或长者时,都要使用抬头格。常见的格式有平抬、单抬、双抬、三抬、挪抬等。平抬:另起一行,与其他各行齐平。单抬:不仅另起一行,而且比其他各行高出一格。双抬:高出两格。三抬:高出三格。挪抬:不另起一行,只在原行空一格或数格后继续书写。
第六章 碑帖及拓本的制作过程
第一节 文字撰写与鉴选编辑
一、碑文撰写三种途径:名家撰文、出自亲朋故吏、来自凶肆(专门经营丧葬用品的商铺)。
二、刻帖的鉴选与编辑对书迹进行真伪、精粗鉴别。
第二节 形式安排与调整
一、碑的形式安排对碑版进行整体考量,合理安排布局,包括正文大小、行数、行字、字距、行距等。
正文部分格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横成行,纵有列,为了整齐规范,有秩序感,大多都打了界格,格子接近方形。另一种就是有行无列。
如果不预先设计好版面,则容易出现误差,如北魏《吐谷浑氏墓志》,后三行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就是因为没有计算好版面。
当然,也有一些客观因素造成误差,由于碑石书刻在先,而立碑埋铭在后,有时在书写时下葬的时间地点等具体信息不明确,需要预留空间,确定后再补刻,造成一些偏差。
同时,额题文字要与正文一起考虑,从右向左顺序排列,有单行、双行以及多行,一般比正文字号大很多,样式也很丰富:有的是阴文篆书,有的是阳文篆书,有的是阳文楷书等等。
南北朝后,墓志盖的出现改变了墓志的题额方式,最常见的形式是将额题匀整安排在方形墓志盖的正中位置,有的用界格划分,有的没有。如北魏《胡明相墓志盖》。但也有一些特例,如北魏《李遵墓志》,额题从右侧向左侧顺写,没有界格,且每行字数不一。
额题多用篆书,也有用楷书、隶书的,喜用篆书,一是因为篆书典雅、端庄,装饰性强,适合美术化;二是篆书作为一种古老的字体,本身带有庄重神秘味道。为了增加装饰效果,还有用象形书(龙书、鸟书、龟书、麒麟书、蝌蚪书等)。
二、刻帖的形式安排
刻帖在形式安排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不同尺寸的书迹整齐地安排在同一部刻帖中,在汇集历代书迹的丛帖中,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晋人书迹大多为尺牍,约为一尺,相当于现在24.45厘米。唐以后,纸张尺寸稍大,多在28厘米以上。宋代以后,纸张更大,普遍在30厘米以上。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刻帖形式齐整,不得不对作品进行调整,或压缩、放大行距、字距,或截断另起,或填补拼凑。如果以魏晋书迹为标准,唐人书法上板时就需要压缩;如果以唐人书法为标准,晋人书法举要伸展或填补。
举例:《淳化阁帖》以晋人书法为标准,但唐人书法,如《知汝殊愁帖》就经过重新剪接,气息极不贯通。《大观帖》明显是按唐人书法为标准,所以《知汝殊愁帖》恢复了原来的格局,但晋人书迹不得不重新调整,每行比原迹多了两个字的样子。
除了上述必要调整, 有时在刻帖的编排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人为调整。刻帖是为了普及书法艺术,文辞内容不是十分重要,所以书迹在收入时,经常出现随意删节的情况。比如《淳化阁帖》就有很多地方与原迹不同,凡原迹提空、漫漶的地方,王著或连接或删去,作了大量改动。举例:王献之《二十九日帖》,王羲之《姨母帖》。
第三节 书丹、摹勒与镌刻
一、书丹用毛笔蘸朱砂直接在碑石或其他器物上部书写。工序:首先将碑制好磨光,涂上一层墨色,然后按碑的文字多少,计算好行数,打成格,用朱砂直接在格中填写文字,写完即刻奏刀刻之。
用朱砂的原因:一是朱砂写在光滑的石头上不流不走,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稳定性好,而墨汁不仅容易流走,而且还会向笔画中间聚拢收缩,难以保持笔触原形,最后呈现的笔画总是比实际书写的西瘦。二是朱砂红色醒目,容易与石面颜色分开。
书丹起源于何时目前还不清楚,不过应该产生很早,甲骨文就是先书后刻,说明最晚在殷商时期,书丹技术已经很常见了。秦汉以后,石刻文字空前发展,书丹自然用在了碑石上。
实物:《王阇桂墓志》
二、摹勒
也称勾勒,描摹复制的意思。常见的在纸上或绢帛上描摹复制我们称之为“搨”,而不称“勒”,只有将墨迹描摹复制到金属或石、木等器物表面才能称为“勒”。这种技术大约产生于隋唐时期。
工序:先将透明纸蒙在墨迹上,按透映过来的字迹,用细笔勾勒字的外形轮廓(双钩),然后把朱砂或银硃用水调和,在纸背再次将字的轮廓勾勒一遍,将备刻的石面或木板染黑并涂一层薄蜡,将透明纸上钩有朱色字迹的一面贴在石上,再在上面叠放数层纸,压毡后用木槌或石块均匀砑磨使银朱粘在石面的薄蜡上,从而使碑面显示出清晰的字迹。
三、镌刻书迹上石后,就要请刻工按笔迹一一镌刻,这个过程称刊、刻、镌,有时也叫凿字、刻丹、雕字等。镌刻是碑帖制作的关键环节,对碑帖最终呈现的面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刻工还能纠正书家的失误。
举例:《元晖墓志》,右下方刀法纯熟,线条灵动,左上方则刀法稚嫩,笔画厚重,线条硬朗。
第四节 模拓与装裱
一、模拓与摹拓
碑帖刻好后需要模拓,模拓也称传拓、椎拓、墨拓、模打或打,就是用纸覆盖在金石或其他质地的器物上,用墨擦抹或扑打,将器物上有凹凸感的文字或花纹呈现在纸上的过程。
通过模拓得到的图文复制品,我们称为拓片,又称墨本、纸本、石本、打本等,因为它是从实物上蝉蜕下来的,所以也称脱本或蜕本。
模拓技术起源于何时尚不清楚,传说晋人借鉴古代印玺的使用方法发明了模拓技术。史料中有关传拓的记载最早出现在《隋书·经籍志》。现存最早的拓片是唐拓本,数量很少,其中有确切年代标记的是清末敦煌发现的唐太宗《温泉铭》,同时发现的还有欧阳询《化度寺碑》以及柳公权《金刚经》拓本。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还有一种复制书法作品的方法,我们称为摹搨,与模拓完全不同。摹搨也称响搨,是指在纸、帛上复制前人墨迹,大致方法是将半透明的蜡纸覆盖在墨迹原件上,映着光亮,依照墨迹摹写或勾出轮廓,然后在轮廓中填上墨色,这样所成的复制品叫“搨本”。古代很多珍贵书迹都是靠这种方法传下来的。
二、模拓的方法
主要有两种:擦拓与扑拓。
擦拓:用细白绒毡制成毡卷,蘸墨后在纸面上均匀地擦扫,由此拓取碑版文字或花纹。这种方法适合表面平整光滑的石板木板,速度快。如果石面凹凸不平,或器物面积较小,擦拓容易遗漏或模糊不清,则要使用扑拓。
扑拓:用特制的拓包蘸墨在纸面上轻轻地拍打。此法大约出现在北宋以后。
三、拓片的种类
根据墨色、纸张以及工艺不同,可分为很多,如蝉翼拓、乌金拓、葛麻拓、朱砂拓、煤拓、色拓、填拓等。其中乌金拓蝉翼拓最为大家熟知,几乎成了善本佳拓的代名词。
乌金拓,墨色乌黑有光泽,望之如五金般熠熠生辉,这种拓法盛行于清代康乾年间,多用油烟墨拓取,拓后砑光,适合表面光滑的碑帖。如《懋勤殿法帖》《三希堂法帖》等。
蝉翼拓,墨色淡雅而匀净,如蝉翼,多用松烟墨拓取,看上去意味蕴藉。如明《真赏斋帖》。
四、拓片的装裱
常用的形式有剪裱装与整纸装。
剪裱装是将整张拓片剪裁后装裱成册的一种形式,装好的册子称为册页。由于碑帖形制不同,装裱时制作方法也不一样。
帖版尺寸较小,制作相对简单,只要根据版面尺寸来确定册页尺寸,然后将拓片分割成尺寸大小一致的页面,然后分别裱糊起来就可以了。将碑刻装裱成册相对麻烦,首先需要按尺寸进行剪条排贴,将整幅拓片逐行一一裁成条子,再按裱本册页的大小及每行所需字数将条子剪开,然后将这些剪好的条子按前后顺序粘贴在一起装裱成册。
剪裁装册虽利于阅读,但原碑帖信息打打损伤,不能呈现整体丰貌。近些年来不经剪裁的整纸装为越来越多人推崇,在装裱时不对拓片进行裁剪,可分卷、轴、片等不同形式。
第七章 碑帖拓本的版本特征及价值
第一节 原刻
直接书丹或以墨迹勾勒上石后刻制的碑帖我们称为原刻。原刻拓本一般都有收藏价值。不过根据拓本的珍稀程度、艺术价值以及完整程度,价值差距很大,其中尤以孤本、珍本、初拓本、善本等最为难得。
一、孤本碑帖原刻石已损毁或佚失,仅有唯一的一种原刻拓本传世,并有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史价值,称为孤本。需要注意:孤本没有时代限制,可以是宋拓、明拓,而且可以是残卷。
几种著名传世孤拓。
1.敦煌藏经洞出土唐孤拓本,光绪二十六年敦煌藏经洞发现唐太宗《温泉铭》、柳公权《金刚经》、欧阳询《化度寺碑》。2.《孟法师碑》,仅有清代李宗瀚旧藏本传世,拓本有残缺,凡769字,现藏东京三井纪年美术馆。
3.《善才寺碑》,唐开元十三年立,褚遂良书,仅存李宗瀚旧藏拓本,现藏东京三井纪年美术馆。
4.《启法寺碑》,随仁寿二年立,丁道护楷书,李宗瀚旧藏,后流入日本,现归日本大西氏所有。5.《神策军碑》,唐会昌三年立,柳公权书,仅存宋拓孤本,现藏国家图书馆,且不完整,只有碑文前半。6.《郁孤台法帖》,南宋绍定元年聂子述刻与赣县,拓本仅见上海图书馆藏宋拓孤本上下两册。
二、珍本
非常罕见、非常珍贵的拓本。包括:原石早佚而传世拓本不多;原刻虽在却残损过多,已失原貌,而传世相对较完整的早期拓本;原石流至海外,而国内保存拓本较少者。
1.《石鼓文》,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拓本为宋拓本,仅三本: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2.秦《泰山刻石》,传世两本宋拓珍本,均为明安国旧藏。3.《西岳华山庙碑》,东汉延熹八年,明嘉靖三十四年毁于地震,目前仅有四本:长垣本、华阴本、四明本、顺德本。4.《天发神谶碑》,吴天玺元年(276)刻立,原石毁于嘉庆十年(1805),北京故宫藏一宋拓本。
三、初拓本碑帖刻成或刚出土即拓制的首批拓片。
第二节 重刻原石毁坏或不存,以原石旧拓再次摹勒上石重新镌刻,称为重刻。
一、《峄山刻石》,原石唐代已毁,今传世者乃北宋淳化四年(993)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者。二、《夏承碑》,东汉建宁三年(170)立,出土于北宋元祐年间,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毁坏。嘉靖二十三年(1544)以旧拓重新上石。目前无锡华夏旧藏本是唯一较可信的原石拓本。三、《孔子庙堂碑》,立于唐贞观七年(663),刻成后不久毁坏,后多次重刻,著名的有两种:西庙堂本和东庙堂本。四、李阳冰《三坟记》,刻于大历二年(767),李阳冰篆书,原石毁坏,宋代重刻。五、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刻于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原石毁于雷火,明清重刻多种。六、《淳化阁帖》,历代重刻本很多。
第三节 翻刻原石尚在,但善本难得,依旧拓再刻,谓之翻刻。
第四节 伪刻在无原刻或原刻拓本的情况下,根据史料记载的一些碑文,或诗文、故事,捕风捉影,杜撰成文,臆想古人笔意而书刻,或将本无名款的碑帖冠以名家名讳。简言之,就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伪刻碑:大禹《岣嵝碑》,谎称汉代的《朱博残石》刘邦《大风歌碑》《老子铭》《孙叔敖碑》《元虔墓志》《陶弘景墓志》《谢青莲墓志》等。
伪刻帖:清代安徽有个专门做碑帖生意的商人姚学经刊刻了大量伪帖,如《白云居米帖》《晚香堂苏帖》《唐宋八大家帖》等。
第八章 碑帖鉴定
第一节 目鉴法用眼睛进行审视,然后直接得出结论。
第二节 校碑考据法通过校碑对碑帖拓本进行考据鉴定。一般是将同一种碑帖的不同版本放在一起,互相比较、校订。并根据异同来准确地判断碑帖版本的真伪新旧。
一、区分原刻与翻刻。文字的笔画、结构、神态等,还有石花、裂痕等。二、判断拓片年代。早拓本完整丰实,字口清晰,晚拓本破损增多,笔画纤细,字口模糊。
第三节 文献考据法一、碑帖著录。专门记载碑帖情况的著录,尤以一些常见碑帖,基本情况都有记载。二、文辞内容。碑帖文辞的文体特征,引用的典故,书刻时间、帝王年号、官职名称、地域名称,涉及的历史事件,风俗制度等。三、具有时限性的文字。碑帖中经常有只出现某个特定时期(如武则天造的新字),而有些字在某个时期需要避讳。
第四节 其他辅助鉴定方法碑帖拓片所用纸、墨以及题跋、印鉴、装裱原料及工艺等。
第一节 纸墨、题跋、印鉴各个时代椎拓的纸墨品种不同。如宋代常用麻纸,明后多用白棉纸、竹纸、棉连纸等。唐宋时期墨胶轻烟重,拓片黑色乌黑少光。明代后墨胶重烟轻,油烟墨得到了很大发展,墨色光泽,气味馨香,愈久愈黑。题记与印鉴是拓本在流传中收藏者鉴赏者留下来的一些文字记述和钤盖的印记。